在与朋友合开第一个公众号的时候,就有许多朋友问过,你们搞这个能挣钱吗?在得到否定的回答之后,通常都是满脸狐疑的追问:那你们搞这个干什么?言外之意,既不挣钱,又劳心劳力,这不是闲的没事吃饱了撑的吗?
日常的工作生活节奏本来就很紧张,还真不是闲暇时间很多。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写写写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最近有两个月的时间没有更文,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一样的上班下班加班,一样的伺候孩子打扫家务。有时候,想一想该更文了,但懒怠的连个开头都没有。
既然写与不写,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当初是什么信念,坚持每周一篇,甚至熬夜写文?
反观初心,我觉得写文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
是在寂寥的人生里自己与自己热闹的对话,是在繁杂的事务中抽身而出的一方净土,是对平淡人生的一种补益。
证明有滋有味的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
证明不是一台机器,仅有一尊肉身,而是灵魂高歌有热度的生命。
是的,灵魂的干瘪与丰厚,人生的有趣与无趣,差之千里。
愿做一个有性灵之人。
别人眼中,我经常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自学裁剪,从一个看着裁剪图符号满脸黑线的的超级小白开始,从网络搜索教程,自学各种教材,裁剪缝制,从老式的脚踏缝纫机到电动台式缝纫机,设备升级,手艺也升级。虽然成品产出量较少,但也有几件比较实用的手作。缝纫其实是一项特别累人的活,家里人心疼的说买成品就可以了,干嘛非把自己搞的这么累?得到的回应也只有两个字:乐趣。
在家做家务的时候,总是顺手打开“英语麦克风”,一边听着小麦老师的讲课。某次友人不解,又不能出国(职业所限),学这个有什么用?回应的也只有两个字:喜欢。学生时代,英语一直是强项,曾经在其中得到许多愉悦。纵使今后使用英语的机会相当之渺茫,轻易地放弃了这项技能实在可惜。况且,身为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兼做英语辅导,而学习本身的榜样作用,也是要在日常中传导。
曾经用了半年的时间以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目标,断断续续学习心理学知识,虽然后来考级未果,却学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的,没有用,我并没有什么机会去做心理咨询师。但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远比单纯考级要来的重要,能更宽容的对待别人,能够更深的原谅自己,有同理心也有克制力,对人对己的态度都变得更加平和。甚至能够帮助别人,克服心里障碍与消极情绪。受益良多。
还曾用过一年时间每天坚持临帖,在简单的水写布上一遍一遍练习起承转合。虽然,被人批评过那不是写字而是画字,劝我放弃。但我更在意的,是在摹写的过程中那种定力与安静。王阳明解读《大学》,无外乎五个字:定、静、安、虑、得。定、静、安乃是一切的基础。得倒是顺其自然地事情。
也时常坐下来和孩子对弈、涂鸦。在一次次的输赢之中,孩子进步的不仅仅是棋艺,更是淡然面对得失的心态。而在一笔一笔描画的过程里,那种专注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释放更甚于技艺提升本身。
无用是为大用。
有用与无用的分界线,通常意义上其实是以“权、钱、名”来划分,没有点实际的回报,往往被看做无用。其实发发呆又有什么不好,静坐也是修身的一种方式,哪怕不思己过,也是一种放松。
陈道明属于演艺圈里的“异类”,不喜应酬,喜欢在宅在家里给妻女手工缝制包包。徐静蕾极具个性,与男友的感情非常好,却不屑于用一张纸来固化感情,写了一手漂亮的“静蕾体”,也喜欢手作衣服送送朋友。“江小爬”江一燕已是知名演员,偏偏跑去支教,用摄影记录世界,获得2015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区“华夏典藏奖”……
而更多的普通人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
人生最终走向的归处都是一致的。
拼着命的急着去追赶什么,也始终是两手空空。不如放慢脚步,让灵魂追上来。
越是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事情,越是对心灵真正的安慰。
让你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有闲庭信步的从容。让你在孤独的夜里,不会感到空虚寂寞冷。让你能触到云端,也能踩实大地。有软肋,更有铠甲。
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对。而真正的笑意,来源于不计功名的投入,不算得失的享受。
且行且歌……
PS:最近几个月,经常被朋友问到没有写文的事情。一直拿忙碌当借口,久未动笔。大的影响没有,小的影响还是有的,感觉好像辜负了关心自己的朋友,也慢怠了自己。而且,精力统统集中到日常事务之中,灵魂好像掉了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还是要不时,停下来,回头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