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将户口迁移后,我就算是新广州人了,说来惭愧地是,我依然不能流利地和当地人讲粤语,或者说,是怕自己讲不好,不敢讲。
作为一个地道的闽南人,我也不敢说自己的闽南语讲得很好,毕竟从小到大讲得多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通话,还好,我的普通话是通过考级水平的。
我的家人,有一大半从来都是来往于福建和广东的,工作在广东,根在福建。老家之所以称为老家,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逢年过节才会偶尔回去,是老了才会真的回家的家。
家里的亲人,有典型的因为在广东混迹多年,“混”出了一口不地道,但大致过关的粤语,属于“一个敢讲,一个敢听”系列,代表人物之一,就是我妈。
其实我妈算得上我家人中粤语说得不错的了,她从十几岁就断断续续扎在广东,生活需要,耳濡目染,从广漂到不漂,扎根于此,这么多年,把她磨练得八面玲珑的,自然也能说得一口自信不足但勇气可嘉的粤语了。
此外,我从小到大,也频繁来往于粤闽,相比于家乡,我会更喜欢这里,并且就语言而言,我喜欢粤语的程度也会大于闽南语。
或许是因为受粤语歌、TVB剧的熏陶也多吧,再加上港式粤式文化之于我而言,会相对比较新潮有味道,所以我很早就“见异思迁”了。
因缘际会,我的老公也有和我类似的家庭情况,他的爸爸很早就在广州工作,他的亲人有一大部分也在此,而他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也选择于此。这或许也是我们投缘的一个潜在原因吧。
虽然经历了一番兜转,但目前我们又定在了这,缘分,难以捉摸,又妙不可言。
我自认有那么一点点语言天赋,我学哪的语言,都不会很难,比如音准,还是可以的,像模像样。但真要系统说下来,还是缺了感觉和底气。
按理说,我有这样的经历、背景,加上也喜欢唱粤语歌,到了我这个年纪,总得基本说上一套粤语吧。只可惜,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我敢想不敢言。
比较年轻的时候,我还能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叽里呱啦说那么一通,特别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和客户在半粤语半普通话间切换,倒也能自如交流。这样的劲头就好像我出国也敢用很一般的口语和外国人沟通,也是一个敢讲一个敢听,只要脸皮厚,尴尬的就是老外。
但渐渐地,特别比较深融入到这里后,明明身边的同事讲粤语的居多,我反而不敢讲了,我多了很多顾虑,老是觉得自己发音不够标准,很不好意思说出口。
听是基本能听懂,有时在和同事聊天时,也会自然而然地蹦出粤语,对方就更自然地觉得我可以直接用粤语沟通,但只要他们对我哪一句表现出疑惑,我就会很快地无缝切换为普通话。
越是不讲,就越是不敢讲,所以,讲一口流利的,我喜欢的粤语,就成了我的一个宣告暂时遗憾“夭折”的理想。
别人羡慕我一口相对标准的普通话,而他们的是“煲冬瓜”,殊不知,我倒是羡慕他们能讲纯正、地道的白话呀。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突然觉得好像有这么点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