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犹如在大脑中耕耘,你得耕地、播种、除草,还得指望天公作美。你永远不知道一粒种子是如何长成一棵庄稼的,对此最好的做法就是心怀感激。最终,你会为自己的耕耘感到自豪。
很多作家认为理想的写作方式是在想好故事情节后,一口气写完第一稿——从情节的发展到故事的结局。不管你对某段话、某个人物、某种表达或某个情节多么不满意,都不要停笔。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是这样你更有可能写出一份连贯的初稿,因为这时你能够心无杂念,对故事情节能够进行总体的把握,而零敲碎打的写作会不时改变你的思路和情绪,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第二是快速的写作能使故事的情节发展更加紧凑。在创作后期,比起增加情节和完善故事,加快情节的发展节奏往往更加困难。
在你的写作过程中会出现故事情节发展完全偏离你的初衷的情况。你原以为自己很清楚故事发展的方向,但现在却茫然不知所措。
“写作障碍”这个术语现在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流行了——作家们对他们经常使用的词语也会厌弃,也可能由于他们开始理解和接受写作困境这个事实了。有时,这个过程就像是你掉进了一个泥潭,你在挣扎的过程中陷入了绝望。在写作过程中,这是让人恐惧的事情。你坐在那儿冥思苦想,在泥潭中越陷越深。这时,你要么决心将你写的所有东西扔进废纸篓,远远离开它们(但你做不到,你会一次又一次地返回去修改它们,就像一个人老是忍不住去舔那颗疼痛的牙齿一样);要么静下心来,把它们打磨成形,因为只要你坐在书桌前,它们就会一直折磨你。写作最艰难的事情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将手头所写的东西放一放,还是一直冥思苦想,直到找到合适的文字。
如果你老想着要写出杰作,这只会让你缩手缩脚,一看到白纸就手脚发软,所以只管用老办法写。
草稿就是草稿,粗糙一点没关系;创作好比做泥塑,起先粗糙一点,然后再进行塑形和打磨,使之变得光彩夺目。
记住,写作并不难,不要老想着“写作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