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与诗
温润成都之印象 / 之五

温润成都之印象 / 之五

作者: 阿斌bin | 来源:发表于2020-06-20 13:54 被阅读0次

2020-06-20

文图/阿斌

拍摄于成都天府广场

郭校真是个细心人,我们刚到成都,就为我们准备了成都的公交卡,方便我们乘坐公交车。出门打车、坐公交、乘地铁,几种出行方式我们都尝试了。出行前,先在手机上查看乘车路线,选择最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成都的公交车都有空调(我们只坐过几趟),票价从头到尾都是2块钱。车上的人不多,每次都有座位,是一种舒适愉快的旅行。不像北京的公交车,有的车,人很多,无论上下班时间,几乎都是满的。北京的公交,有的线路为了压缩运营成本,减少车次(不是说最近的疫情期间,平时就是这样,比如57路),间隔大,造成车上人满为患。成都人好像不那么计较,难道他们不计算运营成本吗?

拍摄于成都周五早上八点的三号线里

周五,我们去熊猫基地,需要乘坐地铁。我们不到八点从宾馆出发,走五六分钟,到达地铁衣冠庙站。我们乘坐3号线,早上八点钟,几乎每一位乘客都有座位。这在北京是不可想象的。从我们住的地方到熊猫基地,只需要5块钱。当然,下了地铁还有2块钱的摆渡车,很方便。

打出租车也很方便,起步价9块钱。

每一次打车,我都会和出租车师傅聊天,问他们的收入水平,问他们的生活。成都的师傅也像北京的的哥很爱聊天,这缘于他们天生就爱摆龙门阵。他们也喜欢听我们讲北京的事情。

一般来说,开出租车的师傅,是这座城市的窗口,他们接触各地的游客,各种八卦、趣事听得多,也喜欢讲给客人听,于是在车上时间过得很快,又是愉快的旅行。我们聊成都的工资水平,聊房价,聊成都人的生活。有位出租车师傅告诉我,成都人的工资水平大概在3000元,有些行业会高一些,市中心的房价大约1.5W。成都人生活很安逸,他们没有太高的奢望,平平常常地过日子。

在成都过马路,大家都非常自觉地走人行横道,没有人抢红灯,都是等着变为绿灯以后才过街。街上的车辆也很礼让,看到行人,都会减速,或是停下来,让行人先过,有的司机还会明确地给你手势,让你先走。这一点,北京几乎根本没有,按喇叭,抢行,雨天溅你一身雨水,都是常有的事情。由此来看,成都人的文明素质是很高的。

拍摄于这一口 很四川

成都人会吃,成都的各种小吃都很经典,龙抄手的鲜美,钟水饺的甜咸,担担面的麻辣,以及火锅、串串的无辣不欢,吃后都是畅快的感觉。我们在成都,郭校两次请客,一家是“这一口很四川”,一家是“陈麻婆豆腐旗舰店”,涵盖了多种美食。

我们在成都还吃了一种类似于北京油酥烧饼样的一种食物,名叫“锅盔”,外焦里嫩,外表酥酥的,也有点像北京的螺丝转,但里边有猪肉馅,非常好吃,六块钱一个,很实惠。

晚上我们走在街上,在旁边的小店里买一份冰粉,既解暑畅快,又清凉美味。卖冰粉的店一般都有多种品味,有放糍粑的,有放各式水果的。主料是冰粉,类似果冻,冰冰的、凉凉的、甜甜的、香香的。我们买的是放糍粑的,里边有各种果料、花生碎、葡萄干等。很好吃,是夏季的饮品。成都人真的会吃。

吃过晚饭,我们走在街上,在街角,有许多人在跳舞,我们也加入其中,踩着音乐的节拍,和大家一起比划。跳舞的人群,大多是四十岁上下,也有年轻点,或年老一点的。领舞的是一位三四十岁的男子,看样子很像藏族人,跳的也是藏族舞。

我想起北京大妈的广场舞,大多都是退了休的大妈们。她们喜欢将录音机的声音调得很大,生怕别人听不见一样。成都人不一样,他们的声音刚刚好,一点不吵人,隔上二三十米,就听不到声音了。我想,成都人就是休闲,北京三四十岁的人,傍晚都在家里忙活呢,哪有闲心到街上跳舞来。

这就是成都的悠闲。有人说,成都的生活是一种慢生活,这让我想起前几年的一首歌: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这首歌是2015年《中国好歌曲》第二季推出的,木心作词,刘胡轶配曲并首次演唱。

这是一首非常好听、又有意境的歌曲。歌词中的钥匙和锁、日色和车马、邮件,都代表了曾经的那个“慢”年代,那是“一生只爱一个人”的年代。歌曲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着观众听众的心。与现代节奏愈来愈快的世界相比,从前的慢,是一种唯美,是一种朴素的精致,甚至是一种生命的哲学。

我这次在成都就是看到了这种美,找到了朴素的精致,它不同于北京的紧张节奏,是一种从容与淡定。

听郭校说,在高档写字楼里工作的白领们,他们也会在下午三四点钟到咖啡厅去喝下午茶。我几乎不敢想象。

前几年工作时,每天都是步履匆匆。早上挤电梯步履匆匆,中午下楼就餐步履匆匆,每天晚上加班到很晚,回家的路上依然是步履匆匆。而在成都,街上的行人是悠闲的,看不出他们的紧张感。

我在想,这与“进取”、“拼搏”有矛盾吗?是不是每一个在北京的人都是怀揣着梦想,想要在北京打拼出一片天地,所以才特别拼命。而成都人呢?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他们不需要努力奋斗吗?

成都是佛教最早传入的地区之一。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成都有着不可轻视的地位。特别是唐代,成都成为佛教的中心。佛教,是一种教人慈悲为怀的宗教,沐浴着佛教的恩惠,成都有了慈悲、洒脱的城市文化品格。他们不怨天尤人,不张扬作秀,将这份慈悲与从容带入他们的生活之中,形成了成都人通达的文化性格。

成都是道教的发源地,在这里孕育了天师道。成都又是道教的发祥地,以其为中心,向西南推广,甚至推向全国。道教是一种“贵生”的宗教,教人珍惜生命、享受生活。两千多年来道教的浸润,养成了成都人闲散淡定、小富即安的城市文化心态。

李白、杜甫很多文化名人他们在政治上受到排挤打压时,把成都当作了心灵的家园,他们喝着都江堰的水,吃着天府之国的稻米,享受着古蜀文化的熏陶,在成都创作出留存千古的精彩诗篇,这种厚重的儒家文化滋养了成都人,使成都人骨子里就有着先天的诗意性格。

或许正是成都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才使得成都人在时下紧张的生活节奏中,依然保持着一份通达、淡定、洒脱,保持着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文化性格。

成都,你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我的耳边响起了赵雷唱的《成都》:

让我掉下眼泪的

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

不止你的温柔

余路还要走多久

你攥着我的手

让我感到为难的

是挣扎的自由

分别总是在九月

回忆是思念的愁

深秋嫩绿的垂柳

亲吻着我额头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

我从未忘记你

成都 带不走的 只有你......

成都,带不走的是你温润的性格。

拍摄于成都锦里

相关文章

  • 温润成都之印象 / 之五

    2020-06-20 文图/阿斌 郭校真是个细心人,我们刚到成都,就为我们准备了成都的公交卡,方便我们乘坐公交车。...

  • 温润成都之印象 / 之四

    2020-06-19 文图/阿斌 有人这样形容“锦里”,“百年木板门,千载石板路”再恰当不过了。 刚刚逛完时尚的春...

  • 温润成都之印象 /之二

    2020-06-17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标签,要么是厚重的历史遗迹,要么是城市的文化象征,要么是一个地标性建筑...

  • 温润成都之印象 / 之三

    2020-06-18 文图/阿斌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

  • 温润成都之印象|之七 云海遨游

    2020-06-22 文图/阿斌 今天这篇文章的标题应当作下调整,因为已经离开成都。但与之前的几篇是一个系列,就保...

  • 温润成都之印象|之八 宽窄巷子

    2020-07-01 文图/阿斌 成都,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漫长岁月,镌刻了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印迹。来成都一定要...

  • 温润成都之印象|之六 可爱的大熊猫

    2020-06-21 文图/阿斌 原计划是准备去三星堆的,因为疫情三星堆没有开放,我们只好改去了熊猫基地。其实在旅...

  • 行走之成都印象

    我不是第一次去成都,但还没有真正仔细的领略过成都。下午开完会,还早,回到宾馆也没啥意思,谢绝了朋友的招待,也没有惊...

  • 成都印象之五川剧变脸

    成都人最悠闲的应该是躺在竹圈椅上,喝着盖碗茶,磕着瓜子,看着川剧。变脸和喷火是川剧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的绝技,也...

  • 润物无声处,满园春盎然

    润物无声处,满园春盎然 -----------成都华德福学校印象之环境篇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温润成都之印象 / 之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bw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