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节录
节录一
师:(板书:《致橡树》舒婷;微笑着面对六人围坐形成弧形的六组学生)同学们,这节课是自读课,我们要自读的课文是舒婷的《致橡树》自读,主要是大家自己阅读、分析、理解,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自读时可以仔细些,并且看一看课文的自读提示。
(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非常好!节奏、情感都把握得很不错,读出了诗人的爱情观。不过,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你在读“不,这些都还不够”时读得比较柔弱,而不读成“不,这些都还不够!”那样的强烈语调,为什么?
生:(思索片刻)我觉得这样读感情深挚。
师:(引导学生)从这首诗本身的内容来讲一讲。
生:这样读,是对旧的爱情观的否定…
师:否定就应该读强烈一点,可读成“不,这些都还不够!”为什么反而要弱化语调?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这句怎样读更好,为什么?
生:我们这一组认为这一句既然是否定、批判旧的爱情观,提出新的情观,那就要读得响亮一些、强烈一些才好。
生:我认为这一句读的时候弱化一些好。强烈的语调显得急促,没有回旋的余地,给人一种悬在空中的感觉。不实在,所以,弱化语调的读法更好,对感情的深化很有作用。
师:很好!说得很有道理。同学们刚才对问题的思考很深入,回答很这里读的语调强化好,还是弱化好,我在读的时候没有想到。这里弱下面逐渐强烈起来,这样处理,也是很重要的,为了后面的杨,前边怎样呢?(生回答“先抑”)对,先抑,然后再扬。我想到的是,诗前半部分的“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中的“攀援”“痴情”这全是错的吗?全错了,所以被诗人否定了;接下来的“也不止像泉源,也不止像险峰”中的“泉源”和“险峰”是全错的吗?(学生议论)不全错的;前后构成排比,否定的情感好像逐步在弱化,对不对?当然,同学们处理成强化语调也可以,关键是你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师:现在我们来集中讨论以下这些问题: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喜欢?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或者,哪些句子你还不太喜欢,为什么?下面我们可以分组讨论,讨论好了由一两位同学代表小组发表意见,好不好?(学生齐答:好!)但我们先要推选出今天这场讨论的主持人,主持各小组的讨论。
(一生站起)
主持人:现在,大家就开始讨论。(约四五分钟后)我想,大家可能讨论得差不多了,各小组用一两句话概括好讨论的意见,然后选一位同学发言。
生:我们小组讨论的意见是:大家非常喜欢这首诗。原因是诗中用了
许多比喻、排比、对偶,形象地表现了诗的意象。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等,把新旧两种不同的爱情观表现得非常鲜明…
生:我们小组认为,诗中的“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等句写得很精彩,它形象地道出了诗人深沉而不浮泛的爱情观。
师:(起立,向主持人示意)刚才大家的讨论很好,也很深入。我补充一点,这首诗是舒婷的名作,表现了诗人不同寻常的爱情观。但有一点要注意,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呢?(生:写在1979年)对,写在1979年。当时诗人仅二十几岁,她渴望自由,渴望爱情,渴望未来她当时写的诗还比较嫩气一些,是不是?如果今天的舒婷要再一次“致橡树”,她可能会对诗中的有些诗句作调整修改,就不会写“这才是伟大的爱情”那么直简单的话了(众大笑),下面请主持人小结一下。
主持人:这首诗写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不久,诗人用多种修辞方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崭新的爱情观;但诗人的情感还没有完全现代化,所以,爱情观也还没有完全现代化…(众大笑,热烈鼓掌。)
师:(向主持人表示谢意)你的主持很出色,谢谢你!(主持人含笑走回座位)讨论就此结束,好吗?下面我们试做三个作业:(1)重写一段自读提示,或对自读提示进行一些修改;(2)代今天的舒婷修改一下个别诗句;(3)写一篇短文“读《致橡树》”,赏析一下这首诗。第三个作业放到课后去做。右面两个小组和左边一个小组修改自读提示,其余的小组修改诗句(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节录二
师:(看了看时间,走进学生中去,时而听讨论,时而点拨几句,连续走进三四个小组,五六分钟后,走到讲台前)同学们做作业时都很认真,当然,我们的作业不可能尽善尽美,只要有道理就行。下面,先请修改自读提示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是怎样修改的,原文哪些地方不太当如何修改,为什么。
生:我们小组修改自读提示的意见是:在提示的前面或恰当的地方点明写作时间,以便阅读全诗时能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更深入地理解;另外还可以在提示里结合另外一些课文的点拨,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爱情观。
师:这个同学的意见很好!提示里结合课文,比如高二的《孔雀东南飞》,高一的《荷花淀》等,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中的爱情观。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提示中除了对这首诗的有关写作方法提示点拨外,还可以就诗中有些不符合现代语法的句子说明一下,以便我们较快地理解,提高阅读效率。
师:同学们提出的修改意见非常好,很有价值,引人思考。下面,请修改诗句的小组发表意见。
生:可以把“我们分担”“我们共享”中的“我们”改为“你和我”那样既表示强调,又能表明一种更深沉的关系。,
生:为了和诗中的“像刀,像剑,也像戟”对比,可以把“像沉重的叹息”等两句改成“像冰凌,像雪峰,像大海”之类的,当然,我们这里的改只是一种学习,不一定对。
师:正像刚才这位同学讲的,我们这里的改,只是一种学习,学习嘛,就可以随便一点,畅所欲言,对吗?我想舒婷要是在现场听一听大家的意见,如果她想再写一首诗,把大家带进21世纪,一定会写得更好…(下课铃响)
陈钟先生说过,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上成语文课。在我看来,陈先生的《致橡树》一课让学生在朗读和赏析诗歌中获得语感、美感和情感就是一堂真正的语文课。
一、本色朗读让思维纵深推进,构筑学生语感。
从先生的课堂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朗读不是对文字简单拙劣的表达,而是培养学生语感、形成阅读能力极为重要的途径。不难发现,本色朗读就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读出文字该有的语气与情感,本色表达出作者的情意。
二、字斟句酌让诗韵文霞漪沦,涵蕴学生美感
陈钟棵先生指出“文本的阅读,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主流”,只有真正领悟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才能品味出词语的深刻内涵。教学中先生教法独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从诗歌的内容和角度两个方面高屋建瓴地建构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迸发思想的火花。
三、多维探究让题旨腾跃迭出,激活学生情感。
诗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用诗情召唤诗情,用思想垂钓思想”。他在引导学生理解《致橡树》的主题时,既重视对内容的引导,也强调文本的形式,让学生从诗歌的布局、句式、诗意上发掘,感知诗句,体会诗情,继而洞察舒婷提倡的爱情观。先生在课堂教学中,结合高中文本中相似主题的课文,如《孔雀东南飞》《荷花淀》等,求同存异地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观念。同时,还结合写作时间及写作背景,把诗人渴望自由,渴望独立平等的爱情,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理解接受。中学生的情感世界蓬勃待发,引导学生在生生互动中逐步理解这样的爱情观,对培养学生的情商,开启学生的心灵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即生活的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与生活相联系”,既唤醒了智慧,又烘焙了情怀,建构了学生的人格和情感世界。这样的课堂,既深刻,又多情”。
一堂语文课,尤其是诗歌教学应注重“三感”—“语感”“美感”和“情感”,这是观陈钟樑先生《致橡树》一课之所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