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两家公司都报道了疫苗的有效率在90%,导致美国股市一片大涨。但首先要明确一个点就是疫苗的出现,也没办法消灭掉新冠,跟流行感冒一样,以后估计得长期相处。
现在回过头来,我想说说我看到的一些变化。
一、办公楼的入驻公司少了,原来我这一栋楼,大概有80%的入驻率,目前根据肉眼看了几层,发现空了50%。很多都是刚刚入驻的,在复苏,只是需要点时间。
很多公司在刚刚遇到疫情的时候,不懂得节流。结果本来能熬过去的,因为租金和人力压力导致没熬过去。其实正确的做法就应该换个小的办公室,精简人员。为疫情后出现的机会做准备。很多企业的人员配比是有问题的,疫情给了所有公司这样一个机会。
二、那些受疫情影响非常大的产业,经过疫情的影响,求变的企业反而有了新的增长。比如旅游业,因为疫情基本开不了张,对所有的景点来说都是一样的。但有些景点能撑着这段时间,维修、改装、翻新。现在来看利用好这段时间的,增长更快了。
三、行业内两极分化加剧,碰到不可抗力危机,头部公司的抵抗力相对更高。别的中小企业死掉后,它反而能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强者恒强,赢者通吃。当然也有少部分大公司因为财务管理不到位而破产倒闭了,这只是个例。头部效应依然是主流。
对于个人也是如此,优秀的人在疫情期间学习和思考,为更好的未来做规划。而大部分人就是吃喝玩乐,混日子。等疫情过后,机会一来,两者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对于我们来说,哪怕找不到更好的机会,投资自己就是最好的机会。
四、直觉不一定是对的。我原本以为疫情对医药相关公司是利好(至少股价上大部分都涨了),但实际上大部分医药公司的营业额是下降的。实际上很多处方药,需要在医院使用,不能让患者拿回家自己服用。疫情期间到医院看病的人少了,大药厂的收入就下降了。
五、其实身边大多数个体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跟我们中国人喜欢储蓄有关。现金流是家庭抵御风险的基础。对公司也一样。蚂蚁前段时间的退市,其实就是借贷消费会让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0。平常还好,遇到疫情这种情况,拿什么来还债?所以不要借贷消费,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