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复一年的劳作,让秀兰的身体更加健硕起来,一双大脚板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尽管两手满是老茧,但做起针线活来仍然非常麻利。一家老小除了棉衣由母亲赵孙氏亲自来做,其它的像纳鞋底、做布鞋、绣枕套、缝补衣服等等,大都由秀兰包办。她和哥哥赵连海,带着二妹、三妹四个人一起,一年打下五千斤干草,卖掉换来几百元钱,加上平时自己纺线挣来的钱,竟帮着家里盖起三间土坯房。全家九口人终于从一间大屋子转到三间小房子里居住,尽管仍不宽敞,但也足以让一家人高兴了好一阵子。
随着年龄增长,为秀兰说亲的事也摆到了赵氏家族长辈们面前。就在她刚满二十岁那年,村里一个远房大姐给秀兰介绍个不远村落的后生。那后生比秀兰大三岁,长相清秀,身材高挑,据说家庭条件也还不错。秀兰相看后颇为满意,但长辈们得知这个后生家里有哥们兄弟五人后,倒是顾虑起来。在长辈们看来,一个大家庭里妯娌多了,容易引发嫌隙。你过得好了有人会眼红而生气,你过得不好又总会有人瞧你不起。这似乎就是人的本性,而这种本性往往在大家庭的生活里表现得尤为突出。那时在秀兰心中更加疑惑:大家庭的问题既然长辈们都明白,为什么生活中还是免不了这样做呢?从小到大,父母所受的欺负,她可是看在眼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