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楚汉之争后,创建了新的时代-汉朝。而初登皇位的刘邦,要干的最不称心如意事情就是分封异姓王。为什么说是最不称心如意的呢?那就要从楚汉之争说起了,这场战争是刘邦战士项羽决定性的一场战争,而刘邦可以赢得项羽,基本上是靠着这 七位异姓王的,他们手中的军权、势力是不敢想象的,所以刘邦自然地哄着他们上。先稳住他们,而刘邦也时刻担心他们会造反,就封他们为诸侯王。二二刘邦也深深地知道,这些异性诸侯王随时会对他的皇位造成威胁,所以等到时机成熟,这七位异性诸侯王陆续被刘邦消除殆尽。而刘邦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封自己的子弟为王,并且实行郡国并行制。所谓郡国并行制,就是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而刘邦现在放手了: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九个国家,他们在自己的封国里,权力最大,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管理,还拥有一定的军权、财权、治权等,而这因为汉朝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促进了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主动性;地方人口增长率增加;充分开发了自然资源,但是它也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让诸侯王权利变大,吴王刘濞,在自己的封国里开采了大量自然资源,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就废除了百姓的赋税,吴王濞就这样通过种种优待国民的办法,调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因而促进了所在封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同时也深得民心,但是,这也同样威胁着皇权,但此时刘邦已撒手人寰了,继承皇位的刘盈也相当于吕太后的傀儡,没有干出什么事来就英年早逝了,而且这个时候的各诸侯王也都忙着安抚自己封地的民心。而吕后专权时期,大封诸吕,周勃陈平等人协力消灭了吕氏政权, 拥立代王刘恒继承皇位。
汉文帝继位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下令让诸侯返回自己的封地,为的就是先控制住首都的局势,也减少了叛乱的可能性,然后就是采取了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政策,也就是把每个大国分化成若干个小国,分化国家也就相当于分化原本国家的经济能力与军事能力,这样一来就不会有极大的势力与中央对抗,都是一小股一小股极小的势力,不会对中央产生很大的威胁,就算是叛乱,中央也能很快处理。但是,诸侯王的势力对中央的威胁并没有彻底解决。如果各个诸侯之间合纵,那这一股势力也对中央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这时汉文帝也驾鹤西去了。
这时汉景帝也继位了,但中央专制与地方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晁错就提议进行削藩,也就是削减诸侯封地和权力,不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诸侯们自然就不乐意了,吴王刘濞就和其他的六个诸侯王一起以"清君侧"也就是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奸臣名义发动叛乱,但是不到三个月就已经平定了叛乱。这场叛乱中央绝对的获得了胜利。除了梁国其余的六国都被废除了。诸侯王的势力被大大削弱,景帝就趁此机会,取消了诸侯王治理封国的权利。由皇帝派去官吏去管辖,而且也只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额去收取本国的租税当作俸禄,此时诸侯王的封地已经名存实亡。已经没有了政治权力。就和普通的郡县没有太大差别。此时中央集权达到了一个顶峰。
汉武帝在位时期,一些大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违抗中央政令,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的巩固,根据局势,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推恩令,主要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汉武帝这么想要巩固中央集权,是因为部分诸侯王手上还是有部分的势力,而且土地兼并严重,边境上匈奴一直入侵。汉武帝不想让敌人还未进攻,内部政权已经瓦解。推恩令主要是让诸侯王各分为若干个国家,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而汉武帝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政策,如果以推广皇帝恩泽的名义把土地再分封给诸侯的子弟,那么看起来是皇帝厚待他们,实际上却使每个封国的面积都化整为零,渐渐缩小,而且诸侯王的子孙之间发生内讧,再也不足与中央朝廷抗衡。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而这一政策彻底解决了王国封地过大的问题。从而巩固皇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