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63702/c0b2c1ab4f814aca.jpg)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大西北的风和黄土高坡的厚土养成了人们豪爽又火辣的性格,正如一碗凉皮一样,走到哪里都忘不了。
一碗薄薄的,又韧性十足的透明凉皮,加一点豆芽或黄瓜丝,酸酸的醋汁浇进去,外加一大勺油汪汪却又不是很辣的油泼辣子淋在上面,再用筷子将它们搅得水乳胶乳似的服服帖帖,齐了,可以开吃了。吃完了,北方的汉子姑娘们会惬意地将嘴一抹,来一句:嘹咋啦!美得太!
青藤镇的旧街区依稀还有着我儿时的一点影子。有一家扯面馆,有一家麻花摊依然生机勃勃,且还有着儿时的味道。
每次走过,总让人不免怀想往事,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
而新街区则有着现代化的气息,那些明亮的玻璃门,那些颜色鲜艳的招牌,无不向我们表明,镇子虽小,但也在成长,也投入了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中。
每次回老家,都会看见街道十字口边上那个凉皮摊。一间不大的门脸房,四张桌子,外面的玻璃推车上放着码得整整齐齐的凉皮,白的面皮,绿的粉皮。各种调料汁的大碗也整齐划一地归置在一起。凡是青藤镇的人,没有不晓得的。
凉皮摊在这里已经摆了二十年了。见证了这条街道的历史变迁。
店主是我初中的同学。每次路过他的凉皮摊时,他都会热情的招呼,有时候,他还会塞给我一份凉皮,给他钱,他不要,连连摆手说:自家做的,要啥钱啊!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热情与厚道,才让他在这里屹立不倒,成了这条街道的又一个标签。
同学两口子都是我的初中同学。男的和我同班,女的和我同级。初中时的他,长得很瘦小,见了人总是笑眯眯的,说话也俏皮 ,他的一言一行,常常惹得同学发笑,在那些青春岁月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那时的她,我知道名字,却不相识。初中毕业后才听人说过,他和她结了婚。听到他们俩结婚的消息时,在心里还暗暗地说了声好,毕竟同学之间比较了解,能走到一起也是一种幸运。
我知道,凉皮都是要一张张地蒸出来,码好,然后再一张张切好,才能开始卖的。
我曾经问过他,你们的凉皮都是自己蒸的吗?你们身体吃得消吗?他这样说道:“刚开始的几年,因为生意刚起步,为了多赚点钱,他们早上五点多就起来开始蒸凉皮,等蒸完了几百张面皮,他们开始弄调料水,醋汁等准备工作,稍事休息后,等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将所有东西装到了三轮车上,再来到镇上摆摊。
就这样坚持好几年,生意渐渐地好了起来。自己蒸凉皮一来身体吃不消,二来需求也大了,不够卖。因而他们就雇了一个人在家里蒸,他们两口子则专心卖凉皮。
一年三百六十天,他们很少歇息。
生意是越来越好,他们的凉皮名气也越来越大了。 连我母亲都对我说:“你同学生意不错,这些年赚了不少钱吧?”我笑了笑回答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赚钱不是应当的吗?”母亲忙不迭地点头:“也是,也是。”
去年,路过街道口时,看见他们有了自己的门面,再不用每天站在外面,接受风吹日晒了。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自己的店面。想来,他们也是极高兴的。
听人说,他家孩子长得高大帅气,也比较懂事。他们已经给孩子在城里买了房,希望孩子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每次吃到凉皮,就想起同学,他用他的朴实,善良来面对四方来客,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忙碌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他们用一碗凉皮撑起了一个家,也撑起了自己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