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孟德尔随机化的时候,你想发多少分的SCI呢?有的人回答:只要是SCI就行;有的人回答:3分以上;有的人回答:5分以上;有的人回答;10分以上...前面这些回答算是比较正常的,后面这些就是有点离谱了,一开始就给自己定这么高的目标,但是自己能力也不咋地,后果可想而知,定的目标越高,失望就越大。
虽然孟德尔随机化是近两年兴起的发文方法,属于一个好风口,但是也不是这么容易发高分SCI的。它需要你选到一个有价值的临床问题,如果想发10分以上,这个就更难了,起码你需要对自己的研究领域非常熟悉。怎么样才算对自己研究领域熟悉呢?别人一问你,立刻可以回答如下这些问题:1、目前自己研究领域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哪些问题急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最多人关注?
对于很多刚入门孟德尔随机化的孩童来说,这些问题都是一问三不知,甚至连基本的选题常识都不清楚,具有定论的问题都没有办法识别,又如何发10分以上的文章呢?为啥一开始就定这么高的目标?
如果你的确有比较好的基础,可以把目标定高一点,也没有啥问题,例如自己独立发了10分以上的综述或者meta分析,具备发现有价值的临床问题思维和能力。有些孩童以为自己发过了10分以上的基础研究文章,就觉得自己很厉害。
如果的确是自己独立发表的,算是很厉害,但是你要知道这个课题是导师的重点项目,课题与经费、实验条件都是导师给你的。等你出来以后这些条件很可能就没有了,既没有人给你课题,也没有人给你经费,甚至连实验平台都没有,科研思维也得不到锻炼,何谈发高分SC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