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幼儿教育
该如何帮孩子建立安全感

该如何帮孩子建立安全感

作者: 学呗 | 来源:发表于2016-08-11 16:09 被阅读0次
    听知识,用策略,教孩子,欢迎来到“学呗”育儿。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在遇到不熟悉、不喜欢甚至害怕的事情时,会显得非常无奈、无助,甚至大发脾气……家长都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心理学家说,这其实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而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当父母不能满足儿童这两种需要时,儿童就会产生焦虑。也就是说啊,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儿童安全的需要,不能向幼儿提供持续、稳定的爱,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

    他们认为,孩子在3岁前是建立安全感的最佳时期,也最容易产生问题并对未来影响深远。那这一阶段的安全感从哪里来呢?其实啊,安全感来自于孩子与妈妈之间的亲附关系。具体怎么做呢,有以下4点建议:

    第一,在1岁半之前提供充满爱心,细致的照顾

    这一阶段,妈妈想让孩子有心理安全感,就是要做到“一哭就抱”。因为,在婴儿掌握基本语言之前,和父母唯一的交流就是啼哭。孩子哭的时候,父母置之不理,让他自己闭嘴,美其名曰培养独立性,这其实是阻碍了婴儿和父母的交流。总之,在孩子有心理需求时,妈妈就要马上抱一下宝宝,逗一逗宝宝,与宝宝说说话等等,这种互动能够使孩子顺利的与外界沟通,对妈妈产生信任和依赖,并将这种信任感推及到其他人。

    第二,陪伴但不干预宝宝的活动

    孩子1岁半以后,独立探索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他们会到处爬一爬,摸一摸……妈妈要做的是提供安全的环境,但不要过度保护,也就是说陪伴但不过分干预。孩子在经过多次的尝试后就会发现,想和妈妈亲密的时候,妈妈就会跟他亲密,需要帮助的时候,妈妈就会帮助……这是因为,即使看不到妈妈也不会担心失去妈妈,因为妈妈不在身边,但妈妈的爱在心里,孩子的安全感也会趋向稳定。

    第三,纵容孩子的“破坏”行为

    看护孩子时,家长因为担心或觉得麻烦,就限制孩子的一些行为,甚至使用恐吓的手段,这是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安全感的。例如,孩子要摸小狗,大人就会说,会把手指咬掉哦……很多人应该有这样的印象:小时候形成对某件物品或现象的恐惧,往往会伴随自己一生。用恐吓限制孩子的行为,只会让孩子觉得周围的环境处处凶险,这样的孩子安全感低下,特别粘人。孩子的精力都耗在跟恐惧做斗争上了,哪里还能健康成长?其实啊,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告诉孩子,周围的事物大多都是安全的,让孩子自己去认知。

    第四,不要说一些破坏安全感的话

    家长的某些话,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就比如家长说, “如果你这样,我才更喜欢你”这类的话会让孩子觉得你给的爱是有条件的;“我说不行就不行”这种话会影响亲子关系,导致对立和冲突,孩子会觉得被镇压而没有安全感;“再不听话就打你了”这一类空洞的恐吓话语只会降低家长的威信,造成孩子胆小怯懦的个性。总之,不管在身体上还是情感上都别要挟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

    情商大师丹尼尔·戈尔曼曾说,对孩子充满爱心的成年人能为孩子的安全感奠定基础,使得孩子的大脑功能在好的环境下充分发育,让孩子拥有善于探索、勇于冒险、敢于接受新事物的力量。到各大应用市场搜索下载“学呗”手机客户端。获得培养孩子优秀特质的完整策略,收听更多育儿干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该如何帮孩子建立安全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ks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