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一书,在我的书单里已经很久了,想读却始终不敢读。
看过一些简短的书评,说《皮囊》中的描写过于现实,现实到让人心寒,心寒了,就无法再面对现实了。
无奈最近书荒,终于还是拿起了这本书,一读就是一个下午,不愿放下,也不愿读完。
他们说《皮囊》现实,的确,很现实,面对死生,面对疾病,面对贫穷,再坚强的人也会无助,面对成长,面对未来,面对于小伙伴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再豁达的人也会生妒。
作者蔡崇达对人性矛盾的表达,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十分到位,才读至三分之二,就已被许多人物深深的吸引,在他们的成长中,有了自己的感悟。
他们的亲人被推进手术室,从此不见了——如果手术成功了,会送到紧急情况看护室,调理一段时间,然后送到楼下各专业看护室,或者直接出院。如果失败了,他们谁都不会回来了。
“你知道和我父亲同一天手术的那个人怎么样了吗?”
“对的,他有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男孩。”
“昨天一早他父亲和你父亲差不多时间推出去,就再没见到他了。”终于有人回答我。
这个同作者一般大的男孩,为了满足病重父亲的心愿,在医院为父亲放烟花,烟花亮了,父亲笑了,可转眼父亲就没了,于男孩而言,莫大的悲痛中,含着一丝欣慰,于他人而言,不过是人来人往,过眼云烟,是啊,还有什么比医院,将生死看得更轻。
在我考上大学,也进入“城市”生活之后,我经常遇到和文展很像的人,他们一个个和我说着对未来的规划,和在故乡在中小学阶段的成功带给他们的无比信心。这样的人,还因为出身,总可以嗅到他们身上的泥土味。这使得他们的理想粗暴却淳朴,让人感觉不到野心勃勃或者城市孩子般的精明,我乐于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就如同喜欢某种精致的土特产一般。
我想,多数人都是自命不凡的,在我小的时候,我总觉得,我是主角,其他的一切都是陪衬,一切不开心的,不愉快的,都是老天对我的考验,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甚至暗笑他人平庸。
书中的“文展”自诩天才,早早的为自己做了打算,看得长远,在众人的尊敬崇拜中长大,却在“城市”中丧失了自己。
当一个人过度自负的时候,任何的不认可,都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一点两点,最后彻底蹦陷。一个自负的人,对自我的期许,一定不会低,当现实与自己的期望不等时,车轮就会失去方向,要么自怨自艾,要么怨天尤人,难以在挫折面前理性分析。
像“文展”一样自负的人很多,像他一样不功成名就,就不回乡的人也不少,自己的定位,家人的期许,邻里的观望,是让很多人不愿不敢回乡的原因,但功名与时间、家人比起来,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时刻都在上演,人就只活一辈子,没有前生没有来世,活在当下,把握身边人,比什么都重要。
《皮囊》中还有许多鲜明的人物,生的美丽却惹无端猜疑唾弃的张美丽,让我想起了《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美丽是无罪的,而世人却是善妒。
一心不想当渔民,向往都市生活的阿小,在小镇惊为天人,在都市却无所适从的香港阿小,两个阿小在生活车轮的前进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虽说磨灭了菱角,但也算活的自在逍遥。
《皮囊》现实源于它描写的真实,没有华丽的词藻,平实的阐述生活中的人、事、物,仿佛听熟识的人简述他经历的事,这些人就在身边,这些事我们也正在经历,在平实中有所悟,心境也慢慢变化,生活附加的东西太多,但归根,一切人,皮囊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