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要做的力量就叫内驱力。
不管教育采用什么方法,如果没有唤醒孩子本身的内驱力,如果没有让孩子自发地去努力,家长做得再多也是越俎代庖,做得再好也是拔苗助长。
回头一想,就会发现,许多大人精力和经济的付出,大部分是徒劳无功的。
赏识·期望·引导,点燃孩子心中的小火苗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
当我们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期望的话语去鼓励他们,孩子内心的小火苗就会被点燃。
这种赏识和期望,不仅仅是对孩子现有成绩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的信任和期待。
再加上适时引导,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会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立志,是孩子内心的一种强大动力。
当孩子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志向时,他们就会像航海家一样,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鼓励他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梦想可大可小,可长可短。
只要有梦想,都值得表扬,都鼓励他们去试一试。
环境熏陶,润物无声
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充满爱、尊重和信任的环境,有着积极向上的力量,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自由,激发去探索、去学习的动力,从而主动去追求。
家庭和学校要注重营造文化氛围,让孩子在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
同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
他们之间的互动和激励,能够让孩子更加有动力去学习和进步。
我们要鼓励孩子多和优秀的同伴交流学习,让他们在彼此的激励中共同成长。
经常听到报道,大学同寝室同学全都考研,应该就是一种互相激励。
榜样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对象。
榜样可以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也可以是身边的长者和同伴。
一个优秀的榜样,能够让孩子看到成功的可能性和方向,从而更加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要引导孩子寻找身边的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
大人也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心中的好榜样。
开阔的眼界,则能够让孩子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因此,我们要注重让孩子多见世面,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旅行经历,让他们通过阅读了解世界的广阔和多元,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情。
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终非池中之物,会不安心于现状,会主动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那时候,大人想拦也拦不住。
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自动自发去做。能力越来越强,自己能做的事也越来越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