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GDP的理解要与时俱进
今日分享 最近读了一篇有关中美日三国国债与GDP比较的文章,日本的国债是GDP的2.05倍,美国是1.27倍,中国是0.88倍。由此引起了我对GDP的深度思考,GDP的学名叫国内生产总值,大部分人认为它是评估一个国家在某个阶段创造财富总量的指标(国际上通常用季度和年度来统计)。
但要想真正理解宏观经济的底层逻辑,对GDP的理解要与时俱进,我经常用一次网购过程来描述GDP的统计方法:张三在淘宝上花100元买了一件商品,这100元先支付给支付宝,产生100元的GDP。张三确认收货后,支付宝把100元转给商家,又产生了100元的GDP。张三过了几天对商品不满意,协商后无条件退货,商家把100元返还给支付宝,再次产生了100元的GDP。商家确认收到退货,支付宝把100元退还给张三,再一次的产生了100元的GDP。
整个网购过程,没有为社会创造任何财富,却产生了400元的GDP,你是不是认为这种统计不科学不合理,甚至认为有很大的水分?不是的,这种统计很合理,因为对GDP的理解我们需要升级,要从用来统计商品和服务增量的阶段,跨越到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阶段。在没有恶性通胀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越快,代表着经济越有活力。而如果一个经济体经济结构合理,货币流通又很通畅,那这个经济体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潜力,这也是我们国家这几年经济发展注重调结构,货币保持稳健宽松的原因。
所以,以后再看到GDP的数据,要与货币流通、经济结构、发展活力相关联,这样我们对宏观经济的理解会再上一个台阶。
【2024.5.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