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回房间拿东西,一不小心,瞥见了在一个不起眼位置放着的那个陪我度过整个大学的台灯,不知道是否还能使用,于是便在房间各个柜子里乱翻,看看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灯泡,让它重新亮起,好趁今晚安静再很作地打开台灯静心看看书写写回忆体验从前。
然而,灯泡没有找到,台灯也没再亮起。
此刻,外面的天早已黑透。除了自己循环放着的几首轻音乐,细琐的键盘声,也大概只有偶尔的几声狗吠为背景音乐了。我没有再拿起笔在日记本上写字,也记不清有多久不再持笔写作而改用手打方式记录生活的一些碎片。虽然已这样断断续续多年,甚至几度怀疑过自己这么做的意义,但最终还是丢不掉,任自己这么琐碎下去。

这样的晚上很适合翻看从前的日记,那些笔记,由一开始的工整历经了歪扭,再到后来的潦草直至现在。我后来很清楚,写日记的初衷就是为了记录——这是我从第一篇日记的“今天”中发现。于此同时,我发现“流水账”似乎也成了它的标签,直至今日,它的影子依旧存在。
我看初中日记,那是一个强迫症患者整日有事没事都得憋出几行字在本子上,吃了谁的糖果,从自行车上掉下来,上了什么课,哪道题给难住……都认为值得一写。看到写得最多的那篇——零八年五月十二日那一天,至今记得当时是边掉眼泪边写字,模糊了眼睛又模糊了本子上的字。

高中,记得较多的是老师们的精辟言语与303的点滴。犹记得,在许多个课堂上老师边讲话,自己边记语录抢着写下他们话里的开出的“花儿”,追追赶赶、最后把字越写越潦草,再后来要高考了,将毕业了,有太多不舍的心情也有太多做不完的题目,于是,更加拼命地加快写字速度,甚至在寝室没灯的晚上闭着眼睛在本子上划……如此,练就了一手“草书”。毕业前期,专门独自一人又去六华健小巷走了走,那位养花者的门前各种花开得很好,小巷了的老人们生活依旧很清闲……校园的那颗大梧桐该更加茂了吧。

大学,相对自由,有更多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但也不敢完全懈怠,有许多专业知识要学,作业要做、图要画、社团任务等,还有图书馆里各种书籍诱惑,想出去旅游、兼职……感觉,时间远远不够用、于是,多了些所谓理性,就着“记录”之初衷,此后,日记有时会成为“周记”……,有时或许也会成“月记”……记忆中,曾有许多次为它所累,但却有又乐此不疲。大学,有幸学到了些自己喜欢的东西、遇上了几位恩师、结交了一两挚友、遇见了山水……


实习——这或许是所有日记中最难忘的一段。这些经历这些回忆,常常是在我工作一天后的晚上开始记录,那个似如夏日般炙热的初秋、那个一开始连厕所都没有的荒野之地、常常有老鹰在空中飞翔还有那山上的“白点”——白鹭以及河边芦苇丛里的萤火虫;再后来的那个湖、野鸭、温泉还有蛙声成片的荒草地及建筑上随风飘摆的纱网、某天出现的彩虹桥……一切都太美,然而也只是匆匆。许多时候,我有好好总结这一段经历,打心底感谢这一段路途遇上的许多人,我至今还会思念,尤其是,再看到曾经的文字。

毕业找工作,这一段,比较惨。自己的无知与心软常常被整得“体无完肤”,说好听点,有“精神胜利法”在身,其实就是自欺欺人,就这样伴随了自己多次的失意。再一次直接与现实碰撞,有曾几度陷入迷茫被外相蒙蔽,亦有不断地调整心态。当然,这中间,也有许多欢乐,一直偏爱安静却又跟同事们去了一回欢乐谷,并被拽着走了鬼屋,谁也不知道,我是闭着眼睛扯着陌生人的胳膊一路说着“都是假的”走出来的……最后,想想——我也曾到某地看过“海”。
再后来,离开了一座城,去了另一个地方。那里时光安静却不平和,我有遇见许多风景,旁观道不清的人际关系。在思索中度过每一天,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直至今日……惟愿前方的路越来越明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