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河南永城一女子醉酒后驾驶一辆玛莎拉蒂轿车,先后与8辆车剐蹭并逃逸,又追尾一辆宝马车致燃,事故致2人当场死亡,4人受伤。
这起车毁人亡的惨剧,是完全不可避免的吗?开个车而已,为何要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这起事故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这起惨祸的发生,实质上是一系列不当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如果她能够遵守酒后不开车的规则,还会有惨祸发生吗?
二、如果她在多起剐蹭后,能有一次下车处理,祸事可能也不会发生。
三、能瞬间把宝马撞起火,可能她完全把车当成发泄、炫耀的工具,而不是生活代步工具。
事故已经发生,我们无能为力。惨祸的背后多少也应该有些警示!
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大多没有吃过什么苦,在蜜罐中长大。如果家庭教育不到位,极可能形成不敬畏甚至无视规则的坏毛病。
这起事故几乎就是一件纯人为的惨祸,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吗?也许还真有可能不知道,这是一种多么大的安全意识缺失!
一个婴儿从牙牙学语到成年,大约都会经历三种教育形式,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即是实践教育,那是参加社会实践以后才会做的事。
成年以前,实际上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几乎所有人的价值判断、人生价值取向、价值观、价值选择等都是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
如果父母家长不去刻意塑造孩子的价值取向,那么孩子也会在自己的日常观察与日常接触中,慢慢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与人生价值选择。
可能很多家庭在这方面的教育都是缺失的!尤其是较为富裕的家庭,父母大多忙于工作,哪有时间指导孩子的安全意识与价值取向。
他们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可能大多是最大程度地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让自己的孩子在物质上永远碾压别人家的孩子。客观上却极有可能造成孩子们,二十几岁了还只会买!买!买!
更严重的是:为了所谓的优越感,一些父母可能会毫无原则的帮助孩子,让他们在二十几岁时,就可以实现别人一生都无法实现的梦想。比如买跑车、买别墅,这不是在捧杀孩子吗?
假如你是一个亿万富翁,你的孩子有很多梦想,比如拥有一辆跑车的梦想,或者拥有一个幸福家庭的梦想。你会在她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就全部一一帮她实现她所有的梦想吗?
如果年纪轻轻,你就帮她完成了所有的人生梦想。她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一个没有梦想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
普通人谁没有梦想?比如有车的梦想,有房的梦想,父慈子孝妻贤的梦想。也许有些梦想一辈子也不能实现。但这终归是有梦想!
世界上谁最幸福?大概追逐梦想的普通人最幸福!有梦想,有追逐的过程,才是幸福的源泉!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大概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在这将近二十年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教给子女一些什么?好像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与权威说法!这是教育孩子的最大难点之一。
宠溺孩子无可厚非,小时候宠一下很正常。如果到了少年青春叛逆期以后,还是毫无原则的宠溺,就很不正常了。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啊!一直宠溺,一定会留下很多我们发现不了的隐患。
我不是育儿专家,也不知道具体应该教会孩子什么,但父母万万不可因为自己有资本,就可以毫无原则、毫无节制的宠溺自己的孩子。这可能最终会害了她。
孩子的成长期太长,有二十年左右,要教授的东西也太多太杂。在这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往往把该教的,不该教的全都教给了孩子,这不是明智的做法。而且有些东西想教也教不了,因为很多东西是无法直接讲清楚的,需要她自己悟!
如果所有梦想都帮助孩子完成了,孩子缺少亲自动手、逐梦的过程。她可能会缺乏基本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不敬规则、侥幸心理严重、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等。
玛莎拉蒂女可能就是一个例子,也许不是太恰当。但酒后还开车,还剐蹭,还撞车,她自身肯定有不小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定是来源于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它是打造人的世界观的地方。
社会教育则是一个大染缸, 一个炼钢炉。它是验收成果,实现人生升华的地方。它不承担主要的教育责任。
学校教育同样是主要传授知识,它不保证能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一个好人,一个有用的人。
人生最最重要的教育应该是家庭教育!如果对子女只剩宠溺了,家庭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假如你是一个亿万富翁,玛莎拉蒂女司机是你的子女,你该怎么培育她才会有今天这样的祸事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