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
有的银行为推销信用卡可谓费尽心机:网上办理免各种费用,上门推销送礼品还提高透支额度……渝北区读者廖萌本想办张信用卡再顺便领点高档礼品,却不料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要倒贴500元折旧费。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渝北区警方了解到事情经过。
“办信用卡只需填好资料,就可得一套价值不菲的餐具。”日前,50岁的廖萌在家遇到一家银行上门推销信用卡的客服经理时,就被这样的广告打动了。
客服经理称,办信用卡可以得一套进口名牌餐具,市价数千元,填写完申请资料就可以领到手。
廖萌告诉民警,填写申请资料时没细看,对方叫她在哪里签就在哪里签。对于送上门来的便宜,她高高兴兴地填了表签了字。后来,也高高兴兴用了一次餐具。
没开卡欠银行4000元
数日后,廖萌收到银行邮寄来的信用卡。
拿到信用卡半月后,还没开卡也没使用,廖萌莫名其妙收到账单,傻眼了:平白无故欠银行4000元。立即拨打该行客服电话咨询:我是不是被盗刷了?
客服的回答让廖萌懊悔不已:不是被盗刷了,而是信用卡办好后就被银行划走了4000元。这笔是进口餐具的钱,填写的申请资料中有一项就说明了这个费用。
廖萌翻看申请资料,确实有这一项,可惜当初自己没细看就签字了。虽然得知了真相,但是她心里有些气不过,再问客服:即便是那套餐具的钱,凭什么值4000元?客服回答:当时推销信用卡的客服经理,也签了同意书。
廖萌越想越气愤,好多天寝食难安。经多番打听,她在2月21日下午找到了正在推销信用卡的那位客服经理,双方争执不下报了警。
渝北区公安分局龙山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对双方进行协调。最后达成意向:廖萌继续使用信用卡,餐具还给对方。欠信用卡的钱,双方一起还。
客服经理表示,餐具已经被使用了一次,廖萌要付500元折旧费,另外3500元她补上。
廖萌很无奈地表示,权当花了500元买了个教训。而且,必须客服经理先还信用卡3500元,她再还500元。
截至重庆晚报记者发稿,廖萌还没接到客服经理还信用卡3500元的信息。
二、思考
1.首先,遇到类似问题,因为涉嫌合同的误解,应该诉诸法律,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涉及交身份证复印件、要签字的,都要小心谨慎,看清楚再决定。办理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相关资料、表格、合同,切不可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事件中的问题就在于对于合同存在重大误解。信用卡工作人员在推销过程中,当用户填写申请资料时,并未明确告知是用信用卡消费,让用户误解为是办信用卡赠送礼品,隐瞒用信用卡购买商品的交易行为,误使当事人做出错误理解并且在相关文件上签字。信用卡工作人员行为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因此,用户应该依法进行处理,通过法律认定合同的无效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知法懂法,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概有以下三种原因:一是个人的合同意识不强,习惯了君子协定,而没有契约精神。真实有效的合同,对当事人而言也就是法律,要像遵守法律一样信守合同,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君子协定往往使君子成为小人。中国有句话,叫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惜,人们并不都是君子,或者,人们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君子,而且,在空口许诺的情况下,由于没有一定的约束,很多“君子”也会成为“小人”的。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是讲面子的,一般不愿订立正式的协议,而是求助于道德的约束,各人以自己的人格担保。究其原因,这恐怕与重道德不重法律的儒家传统思想有关。另外,也许是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商品经济一直不发达,合同的实际意义并不广泛。契约精神常常使小人成为君子。在西方国家,很早就有完备的合同法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因此,人们早就形成了订立契约并按契约办事的契约精神。结果是,他们既不轻易订立合同,而订立合同之后实际履行合同的比率相当高。这正好与我们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但很难说他们的道德水平比我们高多少,只能说明契约精神常常使小人也成为君子。因此,要提高自身合同意识,在签订合同、协议及书面文件等相关法律文件之前,切记一定要看清楚内容,知晓含义,避免隐形遗漏,以免损害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有些合同文书篇幅过长,术语太多,人们难以短时间内阅读,并完全了解其内容。一堆合同拿过来,全是专业术语,看都看不懂,那么人们就只能按照合同提供方的解释来了解合同内容,这就造成了人们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损害。这种情况并非少数,比如常见的旅游合同、保险合同等。很多消费者看都不想看,即使看了也看不懂。因而,未看合同,直接签字的现象时有发生,合同双方就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矛盾。针对这种情况,如确有必要,我们可以请律师代为解释合同内容,然后再签署。另外,相关管理部门也需要加强行业合同范本的设计和推进工作。针对合同范本中篇幅冗长、内容不清晰的缺点,采取相应对策,比如采用填空式的格式,每一项主体内容都由消费者自己逐项确认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增强人们对自身权利义务的了解,减少误解和以后产生矛盾的机会。
三是商家推销手段的问题。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销售人员有时会故意隐瞒部分合同内容,报喜不报忧,这样,用户很难了解全部的合同内容。我们看到,很多对推销员的培训,都是在培养其说服客户的能力,讲自己的产品如何如何好,如何能改变用户的生活,有什么益处,强调的是如何获得最大的业绩,但要么没有相关的法律培训,要么都不重视。这就很容易造成事件中的问题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商家和推销员必须提高法律意识,不能片面追求业绩;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对于违反市场原则,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处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