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法语电影《我的小公主》,再一次认识到了人性的极端,因为个人觉得过于阴暗沉重,就没敢细细揣摩前因后果,就不对故事本身加以妄论了。
但我觉得值得一谈的是人格缺陷,暂且这样说吧,电影中的母亲给人的感觉就是病态,病态的母亲把女儿也染得有些病态,看两个人格缺陷的人的一言一行就像幽闭恐惧症患者面对乘坐的封闭电梯越来越小(如果可以缩小的话)。
我对这类黑暗的东西有种天生的敏感,我察觉得很快,内心逃离得往往更快,或者说成逃避。但人对自己总有一探究竟的想法和突破自己的心理,这战胜了对未知的恐惧,所以我总是抱着满身不适甚至是来自精神的反感怀着最大的耐心来看这类东西(完全不建议这种做法,因为我发现这样没做好准备的接受有百害无一利)。这部电影给我的触动挺深的,别误会,不是什么家庭伦理上的触动,只是人们的精神面貌上的触动。
《墨菲定律》中库里肖夫效应讲“你看到的永远只是你的内心”,现在一想起这个就联想到自己看过的一些书:《人间失格》、《假面的告白》、《挪威的森林》、《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九型人格大全》、《焦虑日志》,前三本日本文学写内心的笔触都非常细腻,给我最深的感受竟然是: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不正常。《挪威的森林》中一句话“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知道自己的不正常”,在不害怕自己后(也许这样讲你会很奇怪,在隐约知道自己不一般时,总归是害怕这样始料未及的未知的,但也不可能自己厌弃自己),翻开了精神病人的思想宝库《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颇具趣味,只做个过渡,也没深究,毕竟要是发自内心去在意,那还不成了精神病?于是,买来后面两本,深入剖析自己,解救自己。
我知道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毕竟现在我的言论是乘凉于前人栽的树,千千万万人在前面,也许有千千万万人也在后面。
别太认真,我希望所有人都身心健康,别无病呻吟。写到这里,其实我很害怕,害怕给了你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害怕像《盗梦空间》中一样创造出如病毒般的想法。所以在这里我便引用一下三岛由纪夫的话“我永远都是少年,永远都是十六岁。我说的一切也请不要当真”。内心很忐忑,就不乱讲了。
但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不正常,别害怕,别视而不见,爱好自己,接纳自己,面对自己,别讳疾忌医,别在意其他人的眼光,(没有冒犯的意思)谁又知道隐没在人群中的人都正常呢?当然,也不必声张到周围环境中人人皆知,难保不会有坏人做出坏事。然后等到真正看清自己时,你会猛然发现自己在某方面有特别的天赋。
认识自己,更要控制自己。“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说法咱一定不陌生,我更喜欢另一种说法,“想法就像病毒,顽强无比,感染性极强,再细微的念头也会生根发芽,它能塑造你,也能毁灭你”,异曲同工。所以要做自己的主人,控制自己的思想,让其朝好的方面发展;或者说是节制一下想法,让一切在可控范围内。
前面的话题都有些沉重了,尽管生活有压力,每个人都是承受者,但是生活更赐予了我们阳光与鲜花。我选择感受斜阳,古关大道便向我微笑。乔·卡巴金说“人无法阻止潮起潮落,却可以学会乘风破浪”,我却觉得尽管无法阻止潮起潮落,也不必在意要学会乘风破浪,毕竟为什么要阻止潮起潮落?这不是一种景色吗?这不是一种境遇吗?
一定会潮落的,我们一直幸福着。
第一次如此真实地写出关于自己的不正常,真是……身心舒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