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回归具体到这件事情上。
除了焦虑,我并非什么也不能做,刚刚提到创造环境和思想引导。
我不知道小侄子在学校的生活如何,我只知道他回来后,如果不玩手机,不刷那些低俗视频,他觉得不知道干什么,学习对他是没有意思的,至于作业,能往后拖便往后拖,这些我是可以理解的。
就好比我们成年人某一个休息日,先拣着轻松的事情做,比如赖床不起,比如刷剧打游戏,如果有一点工作或不紧急的正事需要完成,大部分人会选择能拖则拖。
除非自己有自制力和自律性,否则改变无解。
第一步便是,要让我侄子从内心真正明白,看这些视频对身心无益。
我同事老孙对待四岁的小蜗牛,基本核心思想原则是不把他当小孩,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比如刷牙这件事情,老孙很少直接强制小蜗牛自己去刷牙,她会讲为什么要刷牙,不刷牙的危害有哪些,一次又一次的灌输加上合理智慧的引导,最后,小蜗牛自己去刷牙。
老孙说地最多的话便是:肚子是自己的,不要吃撑;牙齿是自己的,不刷会蛀牙;身体是自己的,要保护好自己;眼睛是自己的,不能老看手机。
现在四岁的孩子都会玩手机,喜欢打游戏,看视频,小蜗牛也不例外。老孙创造的环境是:一,家里不按装电视;二,安排其他活动,比如去商场书店看书,比如去游泳,比如去公园玩,比如去科技馆,比如出去玩等。
设想威廉上初中的时候,也许会跟很多优秀的初中生一样,在业余时间里,首先会在第一时间里完成作业,然后看喜欢的书,喜欢游泳就去游泳,喜欢打球就去打球,喜欢玩游戏就有节制的玩一会儿游戏。
很多习惯是从小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培养的,习惯、思维的形成与改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一年回家见到我小侄子的次数很少,环境上创造不了,跟他认真深入独立沟通的次数也很少,我现在能想到的方式就是把我写的所有东西都给他看,他也许还有点兴趣,能影响多少是多少了。
在其他事情上我也不把他当孩子,他问我什么,我会选择性地像跟对待成年人一样回答他。
所以,他现在爱看快手直播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我只能去疏导。
那些搞笑好玩的段子就跟手机百度页出现的大量我感兴趣的明显八卦一样,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大脑习惯了被诸如此类的信息摄入,会让一个人变地缺乏判断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点是很可怕的。
工作后我在很长一个阶段内,都缺乏这种能力,甚至于到现在,我还在有意识地努力着。
如果不刷视频,不玩游戏,那干什么呢,没有容易的方案——学习。
学习这件事情,学习好了也许会产生兴趣,但即便没有什么兴趣,也还是要学习。就跟现在好多人的工作都不见得是自己感兴趣的一样,人生就是这样。
要学习的理由太多了,第一个便是,到了大学,你可以有很多选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校,城市,将来选择感兴趣的工作。
学习好,以后的选择空间就多。学习不好,将来的出路会少很多。
说到最后,又成直接的讲道理了,这种讲了很多遍的道理好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先睡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