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从单位加班回来,慢慢走进小区,突然有所感慨:在小区里居住已经十多年了,回到小区为何没有一种到家的感觉?
我们这代人,前二十年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成家立业也在农村。农村的印象已经融入到了血液里,在城市飘荡多年,买房置业,安家落户,但仍然感觉自己的根在农村,生活在城市里是一场旅行,生活在小区里好比是住旅馆一样。左邻右舍大都不熟悉,也不如农村的邻里关系亲切和谐。在小区里生活多年,邻里间依然是陌生的感觉。
不光是我,小区里的很多邻居也有同样的感觉。
前几年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本人参与了全过程,并在法律上进行了指导,认识了许多原本不熟悉的邻居。这些邻居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并且经常在一起聊天交流,逐渐加深了彼此的感情,有了互相认同。
前几天小区业委会组织业主带着孩子一同到郊区挖红薯、采野菜。孩子们玩得不想回家,大人们也格外开心。中午一起吃大锅菜,回来后一起包野菜馅饺子,既锻炼了孩子们的独立精神和劳动品质,也使小区业主之间更加和谐。我想不久的将来邻居们在心理上会接受彼此,成为真正的好邻居。孩子们与我们的心态不同,他们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对于城市有更多的认同,从心理上已经融入了城市。孩子们之间更容易交流和沟通,更容易把小区当成家。也许在他们心里,小区就是真正的家园。
今天我走进小区,仔细回味几年来的经历,在小区里没有家的感觉,是因为业主间彼此不熟悉,不了解,使小区业主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邻里关系,也使小区业主生活在小区里没有归宿感,没有家的感觉。
生活在小区里怎样才能有家的感觉?不仅需要成立业主委员会,组织小区业主互相认识、认同,建立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也要业主之间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建立安定和谐的共同家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