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只是保持静止,却会被带走;虽然我们什么也没做,自然有股力量移动我们,不做任何打算,道路就呈现在那里;不需要去抓取什么,我们即被给予。我们既自由,也不自由;既存在,也不存在。
(安静下来,自然会随着水流而动)
>> 只有我们愿意去接纳,我们才能放下过去,回到当下。直到有一天,我们涤除了过往和将来,看到永恒只在此时此刻,只在无尽的当下。
>> 和解只有在双方都放下对于补偿的坚持时才可能发生。
>> 如果我们个人的命运有某些不好或者沉重的部分,比如遗传性疾病、孩提时的创伤经历或是背负着某种个人的罪恶,我们唯有接受这样的命运并在生命过程中与之调和,才能让这一切转变为力量的来源。
>> 当冲突看似来临时,我们内在的旅途要怎么办?我们应该从容不迫,仿佛我们拥有充足的时间、无尽的时间。在那从容不迫之中一切都将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 每一段关系都是独特的。当你让一个伴侣进入你的生命,有性爱的交流,你便与他或她产生联结,在当下便失去了选择的自由。那种既想要有自由,又想要有联结的幻想是自欺欺人的。
>> 人们有一个相当普遍的想法,认为任何问题都可以或应该得到解决。但是,有些事情的后果,我们是无法挽回的。
>> 曾经受创伤的人,若坚持自己所受到的不幸,那往往只是将他的仇恨合理化。受创伤的人,自以为有权利指责其他人,这只会带给相关的人不幸。更严重的是,受创伤的人不想为他真正得到的东西去感谢其他人,他无法放弃创伤,是因为他由于创伤获得了某种胜利,但要成功疗愈便要放弃这种胜利。
>> 在自怜中只会错过命运的真相,这与真正的哀悼是两回事。有分离便有失去,同时也会有分离的痛苦。纵然是刻骨铭心的痛苦,如火一般燃烧,谁能正视痛苦,谁最后就可以忘掉分离和失去的痛苦,而这种痛苦绝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是无休止的。
>> 死亡本身并非严重的事, 严重的是被排除于系统之外。
>> 有人给了我一本书:《一个小灵魂与上帝的对话》。他对上帝说,他很想“原谅”。然后上帝问:“那么你想原谅谁呢?”这个小灵魂看了看四周,找不到什么需要被原谅的。上帝说:“在我的创作里,没有什么需要原谅的,更没有什么需要审判的。”
>> 助人者不能像孩子帮助父母一样去帮助来访者。那些拼命想要寻找解决之道的人就是选择了越位的傲慢态度。
>> 疯子就是那些无法让一些东西和解的人。疯子必须应对两个方面,并且与双方和睦相处。但他们做不到,因为双方处于对立。他们之间有些未化解的事情,比如施害者和受害者。因为必须要代表双方,这个人就疯了。通常这意味着精神分裂。
>> 放弃一个孩子是一件永远无法和解和重新开始的事情。
>> 一个生命并不取决于他的父母是什么样子。如果在某一刻,一个人超越了他过去的良知而向成长走来,如果他做到了,如果他承认了他的暗与他的光同等重要,光与暗两者同等地受到了承认,那么他就成长了,他就有了另一种力量。
>> 那些有特殊命运的人需要看到,一旦他们臣服于自己的命运,并以此而行动,在他们特殊命运的背后,就会有某种特殊的力量。
>> 通常我们会想象一个真正幸福的童年是什么样的,以及我们要做些什么才能迎接最好的人生。所以,我们需要完美无缺且充满爱意的父母,永远在我们身边,竭尽所能地支持我们,保护我们不受任何伤害。但是,这样的孩子会遭遇什么样的人生呢?他们会了解生命中的苦难,以及这些苦难所带来的挑战吗?他们会有足够的韧性吗?他们会适应人生吗?当事关生死甚至面临更大困难的时候,相对于那些有着苦难童年的孩子,没有受过苦难的孩子常常处于劣势,遭遇悲惨。
>> 最好的服务生命的基本态度是如一切所是地同意一切,不去期待改变任何东西。
>> 动物能生存,是因为他们有灵魂,并受内在动力的指引。
>> 我们的工作是爱的加冕:做我们所爱的,并且爱我们所做的。回报的爱会与这份爱相遇,并带着成功反馈给我们。
>> 我们允许灾难按照其轨迹发生, 一如既往, 没有任何的遗憾。 伟大的力量会自己发生作用。 不是我们!
>> 忏悔的作用是让一个人把重担稍稍推到另一个人身上,忏悔后,人们会感觉轻松多了,但是必须倾听的人感觉更沉重了。因此在伴侣关系中,如果一方做了对方不应该知道的错事,也不要跟另一个人忏悔,而要把它放在心里,独自一人将它纠正过来。
>> 通常情况下,伴侣中的一方即使很清楚这段关系已经过去,他也会认为自己必须用很长时间的悲痛来换取分手。从某种角度讲,只有当所有人都承担了足够多的痛苦之后,他们才有力量去分手。
>> 爱,让人感恩的爱,就是我们赞同一个人如他所是,完完全全如他所是。如果伴侣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那么无论可能发生什么,两个人在对方那里都会感到安全。我们可以彼此信赖。
>> 盲目的、出自爱而不顾序位法则的行为是悲剧的开始。
>> 所有的发生都会为我们带来移动。凡是怀有恐惧的人都不会有觉知, 清晰澄明只会降临到那些已经克服恐惧的人身上。在世的人如果过度悲伤会绊住那些去世的人。 他们原本轻盈的脚步会被我们的悲伤所绊。如果受害者仍固着于自己的受伤经验, 并拒绝向前, 加害者就很难开始新的生活。 如此一来, 双方即使分离也仍会继续纠葛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