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美国四百年》不知放到那里了,找了几次都没有找到,乱扔书的毛病得改改了。
现在很想知道美国是怎么样度过那个社会混乱期的。
周日见一个朋友,他说今年去江浙沪皖等地考察学习两月有余,现在既清醒又糊涂。
他说现在流行的商业套路是这样的:
几个人(也有可能是一个人)花500万委托几家专业公司对某个领域的产品进行调研,一旦确定要做,就会准备5000万来投资。
先确定一款产品,然后完善产品的手续,购买相关专利,策划销售模式,找人背书,编写故事,开发一个小程序(APP),找人代工生产,租高档写字楼,然后进行招商。
快则三个月,慢则大半年,收款10亿左右关门走人,然后准备下一个产品调研,如此循环。
看起来赚钱是不是很容易?不过一般人还真做不来,但凡有一点良心的似乎都下不了手。
五元成本的产品,零售价定到五百或者五千,一个VIP就要几万、几十万,所以收到10亿确实不难。
超过80%的拨比,产品是人人都需要的刚需,全世界都是你的下线,每天啥都不用干就有源源不断的管道收益,一个身无长技的普通妇女无意中入行一个月收入过千万……
于是满世界都在找“符合政策、迎合趋势、刚需、复购率高、拨比大、专家背书”产品的人立刻躬身入局,有钱的投资,没钱的主动当托。
就像人们讨论某丰暴雷,很多投资人欲哭无泪,但并不值得同情。他们如果是坏人,就当是受到应有的惩罚;如果是蠢人,就当是交了智商税。
坏人不会轻易变好,所以还会变着花样入市;蠢人也不见得会变聪明,因为认知很难提高。
有人说深圳的平台比阳台还要多就是生动的写实。
所以现在令人难受的是,当你做老老实实的生意时,坏人时不时会过来捣乱,蠢人则会嫌弃你无法满足他们(不切实际)的需求。
什么行业似乎都面临如此困境。
仓廪实而知礼节,什么时候能等到哪一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