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最爱玩、会玩的贾母,极富于生活情趣,品味高,不但自己玩得开心,而且她基本上是唯一希望儿孙也快乐的长辈了:我带着你乐,你的快乐就没有罪恶感啦!
其他的长辈,经常都见不得儿女孙辈幸福快乐。你不务正业不读书,难道还敢快乐?你下流无耻!你的快乐我鄙视!贾政自己爱读书,可宝玉喜爱的课外书《西厢记》,宝玉敢当着他读吗?宝玉的快乐生活被贾政描述为“日日嬉游,渐次疏懒”,如果不“好生用功习学,你可仔细!”宝玉在外结交优伶,他气得“眼睛都红紫了”,这样的父母,孩子真正的快乐必然带来羞耻感,罪恶感。
很多孩子,当今的孩子,甚至都不愿意、不敢告诉父母自己玩的游戏,交的朋友,买的各种物品,包括上网的习惯,因为从小就有这种罪恶感:在长辈面前我没有资格快乐,我快乐的源泉都羞于见天日,他们更不能看见。
贾母却不然。不但“我快乐所以你快乐”,我还带着你快乐!书中有太多的场景,是老太太带着众乐乐。这个乐虽然有不少是抹骨牌,也就是麻将这样平庸的,但不是低级趣味;还有的是人类最基本的快乐,有趣的灵魂的快乐。“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里,多少经典的文学佳话由此留驻啊!她是有能力爱自己的人。爱自己,不觉得快乐有罪,就会去爱别人,希望别人也幸福快乐,这一点,史太君太棒了。
贾母甚至对古板的贾政,庸俗的贾赦等,都带着他们乐——在家宴上,不苟言笑的政老爷讲了个“怕老婆”的笑话,赦老爷讲了个母亲偏心的笑话,跟娘儿们说说笑笑——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啊!凤姐讲笑话是天经地义,贾政讲笑话?在子侄辈面前一副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的当家老爷们,在贾母跟前回归了人性。哪怕是一会儿。
要知道老太太并不是没有工作的,她必须应对宫中的一切礼节,应酬亲朋。在逢年过节及其他重要场合,贾母经常得“五更天”就进宫朝拜,还要“按品大妆”,把那些沉重的配饰全副武装穿戴整齐,不管是三九天冷得刺骨,还是三伏天热得出汗,老太太是必须代表大家族去谢恩、朝拜、行礼节的,她不轻松。但是这些不妨碍她对生活的热爱。
书中第五回宁国府请老太太去赏花,就说贾母从来都“兴头极高”,爱玩且会玩。她怎么会玩呢?听戏可当导演,告诉演员们该如何表演更有美感,吃东西不但要养生还要讲究,家居软装设计颇有品味,“最会收拾屋子”,虽然自己不能亲自上阵琴棋书画,却会欣赏。元宵节家宴,她让家里的戏班子芳官唱一出《寻梦》,只要“提琴合骁管,笙笛一概不用”,薛姨妈都感叹“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用箫管的。”还叫葵官唱一出《惠明下书》,不用抹脸(不需要借助服装道具),但是“若是省一点力,我可不依”,她是多么的懂得艺术欣赏的三味!大观园里贾母让乐团借着藕香榭的水音演奏,“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读得我悠然神往。
贾母欣赏美,美丽的一切,尤其是青春的美丽的生命。年轻的女孩子,是她的心头肉,从家里的几个亲孙女,到外孙女林黛玉、亲戚家的薛宝钗、史湘云,新来的薛宝琴,她都爱得、喜欢得不得了,留在身边。甚至穷亲戚里的喜鸾和四姐儿,她都留下住几天,还专门派人嘱咐下人不可慢待了她们。从这一点看,贾母是真的不太重男轻女,贾宝玉尽管是她最疼的孙子,她把野鸭子头上的毛做的极名贵的大衣“凫靥裘”给了薛宝琴(唯一一件),宝玉也给了一件“雀金呢”,差不多的档次。所以连丫鬟们都在说“老太太这么疼琴妹妹,恼了的是不是宝玉”开玩笑。一个老年人,却有一颗爱美、爱青春的心,她的社会人格是健全的。
贾母从生活的一切都能找到快乐。抹骨牌,跟薛姨妈等说说笑笑,听戏,赏花,逛园子,坐船,摆弄家居摆设,出门去庙观,跟亲戚朋友闲话,组织各种家宴——看见她乐呵呵地踏雪大观园,看着才摘下来的梅花说“好俊的梅花!你们会乐,我来着了!”那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呼之欲出!
贾母的口头语是“乐一乐”,甚至是“痛乐一乐”,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希望所有人,儿子孙子们,也用这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她见得孩子快乐,鼓励孩子快乐。有一次,她一片声地找宝玉,众奶娘丫鬟说宝玉在林姑娘房里,贾母很高兴:“好,好,好!让他们姐妹们一处玩玩罢。才他老子拘了他这半日,让他开心一会子罢。”她不要宝玉立刻到眼前来(虽然之前还一片声地找),不要控制他,而是因为他快乐而开心。
贾母还不愿意儿孙们为尽孝道完全不顾夫妇之情,这种不耻于谈性的观点,虽然有腐朽的一面,比如她对贾琏偷腥的宽容,但还是有积极的一面:不去给性扣上羞耻的帽子。她希望夫妻团圆,幸福美满,有一定的现代意识。中秋节晚上她对尤氏说,不要搞得他们夫妻分散,“使不得,使不得。你们小夫妻家,今夜不要团圆团圆,如何为我耽搁了。”尤氏反而挺不好意思;贾母还两次提到“蓉儿就和你媳妇坐一处,都团圆了”。在封建礼制之中,为了孝道可以杀孩子,更别说夫妻的情分了(看看《二十四孝》中那些变态的故事),贾母能够想到、说到这一点,就已经很有现代人情味,哪个其他长辈会说到这带来羞耻感的事?
不能不说,这个老太太可爱。宝玉从小跟着她,有福。
老太太是如何修炼成这样的爱己及人的能力的?书中没有出现的史太君父母,但可以推演出,贾母原型确实有蛮不错的家庭教育。
在三十八回里,贾母说:“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作什么‘沈霞阁’,我那时也只像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姐妹们天天玩去。”看吧,史太君的父母是很开明的,就让她和姐妹们天天玩去!多好!
而且贾母还有淘气的一面:“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木钉把头碰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哇,一个小姐天天到处乱跑,掉进水里救起来,把头都碰破了,贾母还真是在开放的家庭教育之下长大啊!被允许淘气,是一种福分。
她不仅淘气,还可以跟着家长看戏,学艺术欣赏,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中,贾母指着史湘云说:“我像她这么大的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里的《听琴》,《玉簪记》里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比这个更如何?”
哇,史小姐在未出阁的时候,可以跟着家里大人看戏、讲究艺术欣赏,不被作为女孩子而排斥,而且,可以看《西厢记》这样的戏!贾宝玉不是躲着看课外书西厢记,怕人告诉老子贾政吗?史小姐真是有福啊!
她从小被富养,带来自己的亲生女儿贾敏、孙儿贾宝玉等都被富养。
宽松的、民主萌芽的家庭教育,使得史小姐在成为夫人、最后成为史太君之后,仍然保持着人性的那一份纯真:快乐无罪!人有权追求快乐,有权去爱生活!
那么,她儿子贾赦贾政的性格发展不太合理?我看了好多大家的考证,都说贾政原型是过继给贾母的,就是贾政贾赦都不是贾母亲生,这样一解释,更为合理。
从贾母身上学到的这一课,让我想起了家庭教育专家詹大年说的《对付孩子玩手机有妙招——父母好玩了,手机就不好玩了》,说的就是,如果爸妈都没有手机好玩,不能创造现实中情感与创造的体验,孩子就容易沉迷手机。很多孩子不是玩手机,而是觉得生活没意思而“被手机玩”。
当孩子参与到现实中的实践创造、艺术欣赏、艺术创作、运动之中,那才是真正的快乐。哪怕做一个番茄炒鸡蛋,画了一幅画都是啊。
希望我们做爸妈的,能带着孩子快乐,而且,不是消费和上网的刺激,而是能创造现实中情感与创造的体验的,真正宝贵如钻石的快乐,作为人而不是消费机器的乐。
希望爸妈们能够做真实的自己,有爱自己、让自己快乐的能力,这样,孩子才会告诉你自己玩的游戏,交的朋友,买的各种物品,包括上网的习惯,而不至于有罪恶感:我快乐的源泉不再羞于见天日,不再羞于与父母同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