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眼中的改革与开放

我眼中的改革与开放

作者: 丹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1-22 17:39 被阅读0次

今日寒潮来袭,冰冻线大幅度南移。去修车的闲暇,参观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厦门的各展馆都是零门槛进入,无需任何证件和预约。四层的展厅按时间分成三个部分,参观时不由得把自己代入到了相应的年代,我眼中的改革与开放徐徐展开。

一、1978~1992:从缺衣少食到市场商品的空前活跃

生产队大集体时沉默寡言的父亲,成了“包产到户”后第一任村长。儿时印象最深的是,父亲领着村里一群人统计那些长在村头村尾的大树,村里有人和我开玩笑:娃子,你看见前面那颗大树了吗?你先跑过去抱住,那颗树就是你家的了。那时不知是玩笑,立即撒丫子上气不接下气跑过去,死死的抱住了那棵树。好多年之后,我都认为我抱紧的那颗树就是我家的。

八十年代,是我的小学阶段,村里没有读书的孩子已凤毛麟角。那是个全民皆商的时期,家里买了全村第一辆手扶拖拉机、第一台电视机、洗衣机,我能感受到父辈们在挥汗如雨中对美好生活的那种兴高采烈的期待。1992年,我考上了中专,多交了一麻袋公粮转了“粮油关系”,换了全国粮票。在学校的广播里我听到了“南巡的春风”,那是个充满了想象的、显得有点混乱的时代,时髦和潮流点燃了无数人生活的激情。

二、1992~2012:生活实现了从温饱的“亚运会”到豪华的“奥运会”的跨越

96年毕业时工作已经由包分配转变到“双向选择”,后者要向国家交纳培养费,我好多的同学嗅到了南方的气息,到沿海发达地区工作。95年厦门有了全国第一个人才市场,90年代中后期,各大城市火车站旁边无一例外全是人力资源中介公司。当然,玩套路的假中介也很多,我曾经也是一名被套路者。

经过80年代后期的“砸三铁”,90年代迎来了下岗潮。企业半死不活,我选择了主动离开,没有人愿意十年后的自己,依然重复着今日单调的生活。在新兴的监理行业打过零工,和朋友一起当小包工头憧憬着创业,成家后选择一家民营继续踏实打工……那时经济不用看什么数据,看看春运人潮汹涌的方向,那里通向全中国机会最多的地方。

千禧年之后,城市进入到高速发展时期。打工人是否融入了城市并在城里扎了根,关键是看他们是否在城里买了房。学校扩招,城市扩容,量入为出的中国人学用了用杠杆,全民住宅消费,举国城建投资,人们在物质的洪流中扬帆,人们眼里到处都是一片空前的繁荣……在我的家乡,夫妻俩去新疆打工一年可年收入二十万,流转包地种植运气好的话比去新疆还好,三户五户联合贷款啥都能搞,春节的小县城开始堵车,不多的卡拉ok夜夜爆满……

三、2012年~至今:狂欢大醉之后猛然惊醒:方向在何方?

这个时代依然在高喊“大众创业、全民创新”。看了几十年海,种了十几年地,依然是各种的水土不服。

农村成了老人和儿童的留守地,城市的房价是几十年不吃不喝的收入,城市的首付吸干了农村几十年的收成。在老家,耍赖和失信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借的时候就没打算要还,从亲戚朋友值到了信用联社。当无赖多的时候,嘲笑无赖的人就会变少。

口罩挡住了人们探索世界的眼睛。城市的“房坚强”终于输给了限购的“限刚强”:我们曾经向往、现在拥有的、最重要的资产在缩水;我们曾经的那些负债有可能把我们逼成老赖;关键是,想好了用途的明天的收入,有可能已不再来。当重新睁开眼睛时似乎还是一片朦胧。恒大加入了他的反义词,中植先中止后终止,信托、私募、股市惊喜不多惊吓多多,据说好多的产业去了更南的地方……

在碳还没有达峰的情况下,人口已经达峰,据说2023年少了100多万人。人们眼中荒诞的90末00后以荒诞对荒诞:"三无四不"。新生一代抗倒伏的能力一般,抗收割的水平超高。朋友说想到未来,不知为什么总想到中国足球,两平一负或许还不是最差的结果……

一直用一句话安慰自己: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感谢机缘,有幸让我看到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让我想起了我所经历的改革与开放。用展区三部分的标题外加一句作为这篇牢骚千字文的结尾:

敢向潮头立

勇闯新天地

扬帆新时代

春风化雨时

相关文章

  •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40 载春秋已经过去。生活中的一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我爸爸妈妈都是少男少女,都没有结婚。 十年后,才生下我,我出生在全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

  •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

    人能常说没有老一辈的努力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昔日步行路程的人们,不需再长途跋涉,大街...

  • 90后眼中的改革开放

    我们是生活在蜜罐里的90后,那些贫困的境界,我们已无法体验,只是听到长辈们总说:“你们这一代啊,真幸福...

  • 我与改革开放40年

    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我们这代人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者,我们与改革同向,我们与开放同行,40年,风雨兼...

  • 《改革开放的先锋实验,中华复兴的终极愿景……》

    改革开放最核心的发展战略在于带动示范与补益辐射作用的充分调动,中国早期的改革开放分为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两大部分,...

  •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三)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按键式电话逐步进入了寻常百姓人家。 我家装电话的时候是在90年代初期,虽然家庭电话已经...

  •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四)

    1973年4月3日,世界上第一部手机在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摩托罗拉实验室里诞生,研究团队的领导者是马丁·库帕。这部...

  •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五)

    我真正拥有第一部属于自己的移动电话已经是世纪之交了,她既不是摩托罗拉也不是诺基亚、爱立信,而是飞利浦带拉杆式天线的...

  •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六)

    自己的第一部手机被偷后,记得大概有1个月左右没有再购置新手机。但就和开惯了汽车一样,假如汽车不在身边一天,出行就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眼中的改革与开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iy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