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说:
我在写的时候感到现实世界的冷酷,
所以我需要温暖的部分,至善的部分,
给予自己希望,也想给予读者希望。
我写下了一个美好的死者世界。
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不是世外桃源,
但是十分美好。
我写下的是我们的生活。
从死者的独特视角,讲述人世间种种人情世故。如写到食品安全问题,提及地沟油、苏丹红等 ,写强拆,小敏父母被活埋,最后粉饰为因公殉职。写公职人员为了乌纱帽,瞒报火灾死亡人数,38人变为7人,给家属封口费。写墓地之贵,死不起,死无葬身之地。有讽刺,有悲凉,有无奈,看似荒诞,何尚不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只有两个地方的饮食是安全的,一个是这边,一个是那边(国宴)。
“他们两个哭出了人群的声音”…太难过了,父母对孩子是多么的不舍和担忧!
我仿佛看见潮水,把身穿红色羽绒服的小女孩冲上沙滩,潮水退去之后,她独自搁浅在那边的人世间。
“有墓地的得到安息,没墓地的得到永生,你说哪个更好?”
“我感到自己像是一颗回到森林的树,一滴回到河流的水,一粒回到泥土的尘埃。......我在静默的围坐里听到火的声音,是舞动声;听到水的声音,是敲击声;听到草的声音,是摇曳声;听到树的声音,是呼唤声,听到风的声音,是沙沙声,听到云的声音,是飘浮声。这些声音仿佛是在向我们倾诉,它们也是命运多舛,它们也是不愿回首。然后,我听到夜莺般的歌声飞来了,飞过来一段,停顿一下,又飞过来一段…”
“此前她沉溺在三个沉睡里,她在第一个沉睡里见到辽阔的混沌,天和地浑然一体,一道光芒像地平线那样出现,然后光芒潮水似的涌来,天和地分开了,早晨和晚上也分开了;在第二个沉睡里见到空气来了,快速飞翔和穿梭;在第三个沉睡里见到水从地上蔓延来来,越来越像大海。”
“身穿白色衣裤的李月珍缓步前行,二十七个婴儿排成一队在她后面爬行。阳光是陈旧的黄色,他们穿过闹哄哄的城市,走进宁静之中,迎来银灰色的月光,他们在宁静里越走越深。”
“鼠妹美丽的身体仰躺在青草和野花上面,双腿合并后,双手交叉放在腹部,她闭上眼睛,像是进入睡梦般的安详。鼠妹身旁的青草和野花纷纷低下头弯下腰,仿佛凝视起她的身体,它们的凝视遮蔽了她的身体。于是我们看不见她的身体了,只看见青草在她身上生长,野花在她身上开放。”
“他惊讶地向我转过身来,疑惑的表情似乎是在向我询问。我对他说,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他问:“那是什么地方?”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 摘自余华《第七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