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仅剩下了最后1天,最近不管是从工作上还是朋友间聊天,总会被问到目标是否完成。
其实,2021年我没有像往年一样一条条清晰罗列要完成的目标,唯一的想法就是工作顺利,家人安康,多陪陪孩子就好。
然而,就在2021年下半年里,竟然有了一份意外之喜——坚持写作。
疫情之下,在家办公,身心自由,无聊透顶的日子里,误入了写作训练营。之后从10月份开始坚持每天写点东西,到现在已经简书上更新了5万字。
一直酷爱文字之美,但不善言辞和表达的我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也可以累积更新这么多字。5万字不多,但于我而言,已经算是一个小的里程碑,是我坚持写作的见证。
我认真回想了一下,大学毕业以后,除了考取项目管理学位被逼无奈的学习外,我再也没有认真阅读过任何书籍。
时隔太久,今年再次拿起那沉甸甸的书籍之时,困难万分。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下来,静不下心等等诸多问题。
1. 不要让事物本身束缚了你的注意力和情绪。
在第一次参加训练营时,看到别人的自我介绍,仿佛看到了他们头顶的光,每个人头上都有不同的标签,“马拉松爱好者”、“职场精英”,“写作深耕者”等等。
我认真思考了一天,假如给我打个标签,我会被打上什么标签?最后也没思考出结果。
还好当时内心强大,觉得既来之则安之,不要管别人,安心从小白开始就好。
第二次入营,看到第一期时一起学习的心之语同学成实习助教了,对给我的冲击挺大,也让我开始产生自我怀疑。
加上那段时间娃娃总生病,没日没夜的煎熬,课程变成了每日的任务,坚持的日更也被迫中断。我内心百感焦灼,心想:就我这点时间,就我这水平,我拿什么和别人比。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篇文章,文中说:我们只是沉浸在「付出了努力」「忍受了煎熬」「捱到了结果」本身的体验中,感动了自己而已。改变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量变引起质变。
我才意识到,我不应该把每天的写作学习当成一种任务,把它跟日常生活区分开,而应该把它理解为就是日常生活本身。一旦我把这事情变成每天的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我就不会感到它有多困难、多复杂。
第三次,我以全新的姿态入营,我不断的告诉自己:往前再进一小步就好。我不断的调整、优化自己的时间,以求达到最大化。
我惊奇的发现,我不再被每日写作任务这件事本身所束缚时,我的注意力更集中,情绪更稳定了,态度只有你自己。
不要让事物本身束缚你的注意力和情绪,能束缚你的只有你自己。
2.当我写完了5万字,我改变了什么?
有一个词叫“有瘾”,写作也有瘾。
现在的我每天睁开眼睛就会想,今天我想写什么,我能写什么。每天惦记着日更这件事,没事就想写点什么,不然觉得心里痒痒。
以前写点东西,总要藏起来,怕别人看到,更怕别人嘲笑。
现在写点东西,生怕别人看不到。不仅不怕看到,还希望别人多提意见。
这就是写作这件事带给我的变化。
鲁迅先生曾说: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
写作路上没有太多天才,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而日复一日的坚持,也将是别人的望尘莫及。
3.客观原因一直存在,而我只需大胆向前迈
在我的人生观里,我一直信奉“尽人事,听天命”。先把该做的努力做好,剩下的交给命运。
还有句话说:天助自助者。当自己足够努力时,老天都会帮你,毕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在接下来的写作路上,还会有诸多的困难,比如突然的加班加点,娃娃的突然事件等等。客观原因一直存在,而我需要做的是继续坚持下去。
2011已经结束,不必在追究。2022马上到来,我想趁新年伊始之际,告诉自己:2022年,继续接受常态,期待好运爆发。也更积极了。
不要让事物本身束缚你的注意力和情绪,能束缚你的只有你自己。
2.当我写完了5万字,我改变了什么?
有一个词叫“有瘾”,写作也有瘾。
现在的我每天睁开眼睛就会想,今天我想写什么,我能写什么。每天惦记着日更这件事,没事就想写点什么,不然觉得心里痒痒。
以前写点东西,总要藏起来,怕别人看到,更怕别人嘲笑。
现在写点东西,生怕别人看不到。不仅不怕看到,还希望别人多提意见。
这就是写作这件事带给我的变化。
鲁迅先生曾说: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
写作路上没有太多天才,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而日复一日的坚持,也将是别人的望尘莫及。
3.客观原因一直存在,而我只需大胆向前迈
在我的人生观里,我一直信奉“尽人事,听天命”。先把该做的努力做好,剩下的交给命运。
还有句话说:天助自助者。当自己足够努力时,老天都会帮你,毕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在接下来的写作路上,还会有诸多的困难,比如突然的加班加点,娃娃的突然事件等等。客观原因一直存在,而我需要做的是继续坚持下去。
2011已经结束,不必在追究。2022马上到来,我想趁新年伊始之际,告诉自己:2022年,继续接受常态,期待好运爆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