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营学院入选,圣诞节那天晚上,群里面有老铁在讨论,说有人已经收到了入选通知短信,也有不少没有收到短信的老铁在互相安慰。我也以为自己落选了,心里默默安慰了自己一番。
但是,26号中午,小七副连长给我发入群邀请,有点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邀请,着实让人意外。原来我也不是很差,是高C做怪,对自己要求太高。
入营后,第一次听到“神战友”这个词,比较新鲜。神战友:狼性、自省、持续、成就老铁、帮助战友、自我超越。
狼性:人人野心勃勃、令行禁止、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必胜;自省:不断地自我反省,复盘,归纳总结,沉淀经验,可持续行动;持续:坚持不懈、做出成绩、状态稳定、持续力强;成就老铁:做为一个卓越的运营官,要跟老铁离得很近,懂得其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影响用户,成就用户,与其共同成长;帮助战友:我们不是个体,而是并肩同行的战友;自我超越:发现短板,克服短板,不断创造成绩,每一次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迭代。
听完我傻了,这何尝不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总结得太全面了,要是都做到了,真的就神了。
定义好了身份就该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如何干了。
作为一个运营官,传达信息肯定是首要的任务。信息布达要做到准确简洁有效,要站在阅读者的角度去写信息,要有用户思维。
信息的传达不一定只是文字,还可以是海报,视频等等。对于海报的设计,文案、配图和背景三者结合,制造视角冲击,往往能起到比单纯的文字更好的效果。用文字说明事情,用配图吸引眼球,配上一张合适的背景,用图像传达信息,让人更容易快速地接受。
信息传递出去后,往往会被各种讨论刷下去了,淹没在大量信息流中。面对成百上千条的信息,很多人会焦虑,这时候,每天的《日报》就像是一颗定心丸,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简单的一张海报下隐藏了太多的心血,那是一种无声的支持。从收集内容到排版,到用海报呈现,你看不到是谁在做,但你能感受到那份付出。
说到内容就不会忘记还有一份数据要呈现。数据统计是一份看似枯燥无聊的苦差事,但其实与数据打交道也是有很多乐趣的,那个星空图我就比较喜欢🤪顺手连夜做了一个。
与数据打交道其乐无穷,当然更多人是喜欢与人交流的。有社群的地方就有沟通。我们将结论以简短的语句前置于沟通,让大家在同频里有序地交流。交流时做到事前事中事后都反馈,让彼此无障碍沟通,让信息有效触达。
沟通交流多了之后,或者哪怕只是围观,就能发现如此多优秀的老铁,总感觉自己太渺小,内心难免彷徨。这时候,排长总会做你坚强的后盾,伴你左右,陪你成长。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TA会给你安全感,给你归属感。还告诉你,我们是一群人在前行。你又安心了不少。
节奏跟上了,也不那么焦虑了,可说是来攻克读写说的哇,好不容易紧赶慢赶读完了书,发现写出来的文烂到简直没法看,心情又跌掉谷底。这时又会发现,你的打卡文下,总有一些人给你点赞,说出你文中的亮点,给你信心,让你愿意写下去,顺便还可能憧憬一下,哪天摘个“今日优秀”,甚至“今日最佳”。这都是点评官的功劳。
写文不再是挤牙膏了,终于有空关注一下群了,发现活动真多。这就是活动组的魅力了,总会深夜里还在策划,写方案,白天为大家带来不同的节目,让所有人都充分参与,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从活动目的到活动细节,到时间节点及相关参与人员,一项一项地录入,落实,执行,又一项一项地划去,一张张销项表体现了他们的心血。
起初的活动也许不算出彩,但你会发现往后的活动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精彩,参与人员越来越多,各环节衔接越来越到位,这都是活动结束后大家默默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日后扬长避短的结果。
在这高速路上,辗转三天了。运营小白的我居然还能把这些流程写下来,可见这运营学院不是吹的,每场分享都是干货。尤其有几场看似与运营无关,但对个人成长很有利,像拆书,讲书的分享,全是好货。老铁分享的有关金钱观、投资、装修、障碍清单、茶文化、非暴力沟通、沟通锦囊、九型人格等等,大家都是宝藏哇。
划重点:说了这么多,重点是什么呢?重点就是免费!这里免费教你怎么运营社群!条件是能通过申请,通过申请的前提是参加过慓悍行动营——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社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