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沉默的螺旋。发声的一方被人看到,因此更多人加入;而沉默的一方保持沉默,就越来越被忽视。此理论由诺埃勒·诺依曼1974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文中提出。简单来说,可以用“正反馈”来概括这种“螺旋”。这种正反馈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比如马太效应“多者更多,少者更少”,比如俗语“麻绳总挑细处断,噩运总缠苦命人”,“完事开头难”,前面提到的叠加效应等等。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沉默”,不作为,看似没有行动,但是因为其他人已经行动,因此自己可能不行动也进入了螺旋之中。
“引爆点”的理论中用“引爆”这一概念描述这种螺旋的产生。许多与几何倍率相关的领域,都可以分成“增加”与“减少”两个变量,如疾病的传播,或是财富总量等。疾病如果增加与治愈速度相等,就可以维持稳定的状态,而一旦增加速度大于治愈速度,那就不是简单的多出三五个病患那么简单,携带者会呈倍率增长,而治愈能力是无法成倍增长的,最终迎来爆发。负面的例子,如一个人工作入不敷出,收入不能抵消花费,以至于欠债,那就会出现“越工作,越贫穷”的状态,也是一种负面的爆发和螺旋。
多数人对自己的沉默状态并不太在意,也很少关注这种“螺旋”。毕竟,人们知道自己发表的意见是什么,但根本无法知道自己“默认的观念”究竟有多少。一些社会习俗,道德习惯,人们或许会默默遵循,然而在遇到挑战的时候,并不知道何去何从,因为所谓“习俗”就是跟着别人学来的,而不是自己理性思考得来的,就很难用“发声”的方式来声张。最后可能就稀里糊涂地得过且过,进入了螺旋之中。如“过年禁放烟花爆竹”这类的规定,许多人觉得放与不放也说不清利弊,很难分析,而且对自己影响也不太大,就选择了沉默。
2-1 沉默的习惯。不仅面对小事如此,面对大事人们更是习惯于沉默,形成一种“鸵鸟行为”,这并不是少数人的特征,而是多数人都是如此。因为人们的知识、心理等能处理的范围总有一个极限,面对过于重大或是复杂的事情,其实是不敢决断的,有种逃避的本能。“从众”,或是“逆来顺受”都是逃避做决断体现。
虽然有些时候,人们会用“沉默的大多数”来安慰自己,来推断某种强势的声音也并非是多数人的观点。但是,发声者会给沉默者压力,让“无所谓”的人也加入其中,那些沉默的反对者却并不对别人施加压力,只能任由自身数量减少。鲨鱼捕食沙丁鱼群的时候,沙丁鱼群并不会因为自己数量庞大就有所对抗,只是遇到鲨鱼四散逃开罢了。
行动者为了自己的目的行动,而不行动者并没有为了自己的目的行动。这是“主动”与“被动”的不同,而不是两种“主动”的对抗。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是一个拳击手任由对方击打,等对方累倒,而不是出拳对抗。“等对方累倒”的策略或许也会赢,但是显然要低效很多。当然,低效不等于无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