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淅淅沥沥,今日最高才24度。
第一次吃治疗心脏的药物,让我产生了人生已然入秋之感。近一两个月,胸口总是发闷,伴有气短无力,忙工作、忙孩子,一直也没有顾上去检查身体,直到有一日感觉浑身没劲,需要躺下休息一会儿才能缓过来,我才意识到“人过四十天过午”,不可再忽视身体健康了。
检查下来,并无大碍。医生说是问题不大——不是没有问题。我自己清楚,父母亲心脏都不好,可能会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再加上近期睡眠不好、情绪起伏,都是引起心脏不适的原因。
医生说,像你这样一般不会有大事,刚出去的那位病人,风险才会大。原来那位五十多岁的大姐,已经在农村诊所输了七天液,身体不见好转,才想到进城诊疗,又怕在城里的医院治疗贵而且麻烦,选择回村静养,医生摇摇头,给开了口服的药物。
我说,我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两个孩子都离不开妈妈,感觉不舒服了,还是尽量早来做检查,有问题就赶快治,没有问题就放心了,别等小毛病拖成大毛病。医生表示赞同。
尽管内心十分不想承认自己早已步入中年,但不断增加的年龄和掩饰不住的疲态还是在提醒着我:半生已过。
最近与儿子一起拍视频玩,特效直接把我的正常的脸变成一个无比妖艳的形象。我左瞧右瞧,真是美艳、真是漂亮,可惜不是我。退出软件,又生出感叹——我生得面目普通,向来对自己不够自信,从未晒过一张照片,无论是自拍还是他人拍摄,特别怕公然晒出来对不起别人的眼睛,朋友圈微博等一概没有个人形象。美颜相机还是算了吧,拍出来估计我妈得认三天才能看出是不是自己闺女。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身体微恙,让我感触到生命的进程。日常虽刻意提醒自己,保持体重、体态,力争不那么快显老,可时光毕竟是不饶人的。有时会回想小时候,姥姥每天躺下休息前,总要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我问她叹什么气?她说,躺下身体才能舒展开,解解一天的乏。
彼时我正精力旺盛,每日闲不住,像个假小子一样,上蹿下跳,爬墙攀树,无所不能,根本想象不到花甲老人白天劳作后身体有多疲惫。我姥姥其实还好,和镇上各机关单位的家属一样,除了做点家务,侍弄一下菜园子,就是和老头老太太打打牌,也没有什么其它事情要做,镇街外她的同龄人,还要扛上锄头下地,很难想象要耗费多少体力。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些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我与姥姥的对话似乎还在耳畔,可是现实中,她已去世多年,而我也到了中年之秋。
身体发出的信号让我感受到了衰老的前兆,前段时间的紧张和烦闷无疑是加剧衰老的催化剂。
我是一个典型的晚熟的人,直到近四十岁,对很多事情还不能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或者说,这些年把自己封在壳里,经历的事情太少,偶有风浪便心惊胆战,或是抓心挠肝。
这次身体微恙,如同一阵秋雨,立秋过后,一场秋雨一场寒了。还是要学会爱护自己,及时调整,千万别在秋风中瑟瑟发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