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大学同学联系我,询问大学期间的一些事情,就聊了一会儿。
这位同学因为腿脚有些小问题,再加上对个人形象的不注意,在大学期间是属于院系里“树先生”的存在。
记得是大学毕业的第二年,还托我帮忙找工作,不好推辞,满口答应,后面便不了了之了。
一晃七八年过去,今天他说现在在机关单位上班。
这真是让我吃惊不小,就像网上说的,往往班里最不起眼的,可能是最后混得最好的。
当然,我不是说在机关单位就混得好了,而且他还是自己考上去的。
大学期间每年的挂科名单上几乎都能看到他的名字,真是难以想象毕业这些年他经历了什么。
同样让我惊艳的还有另外两位同学,这两位也相当于是挂科线上徘徊的同学。
一位是毕业后一直从事本专业,现在是一家公司的产品研发工程师,而班里其他大多数同学已经转行做了其他职业。
另一位当时毕业证都差点拿不到,现在是一家网络公司的山东大区负责人。当时来烟台,我们还一起聊了很久,能够明显感觉出来,确实和大学时候不一样了。
大学时候三句不离游戏,现在说出的是各种方法、理论、思路、技巧。
人真的是不能够貌相,也不能够以一时成绩来给他人贴标签。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每个人其实也像一只游泳的鸭子,表面风轻云淡,水下的两只脚拼命地划。
加油吧,各位!
每天少刷一点抖音,多用点时间去打造自己,下一个十年,在一众朋友中独领风骚的将会是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