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学习古诗词(二十七)

学习古诗词(二十七)

作者: 叶家高 | 来源:发表于2021-08-13 21:25 被阅读0次

    题张氏隐居二首①

    杜甫

    其一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②。

    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③。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注释】

    ①这首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后,时作者与高适、李白游齐赵。

    ②丁丁:伐木声。

    ③远害:避免祸害。麋鹿游:比喻繁华之地变为荒凉之所。出自《关中记》:“辛孟年七十,与麋鹿同群,世谓仙鹿。

    【评注】

    《唐诗广选》:郭明龙曰:结句弱。

    《唐诗选》:杜每于天时地势,妙得景语,“石门斜日到林丘”是也。“不贪”句奇创。

    《唐诗归》:钟云:幽鲜有骨,口齿森然(“涧道馀寒”二句下)。钟云:“金银气”贪者白不识也,此有至理,不必与俗人注明(“不贪夜识”句下)。

    《杜诗解》:“更幽”字妙。有只是一身而亦喧者,春山所以畏俗子也;有多添一人而愈静者,春山所以爱幽人也。看其自待之高如此(“伐木丁丁”句下)

    《唐诗直解》:“不贪”二语闻道之言,人不能释。

    《唐诗镜》:三、四景色自然,风格最老。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蒋一葵曰:五、六,上二字成句,下五字即解上二字,是折腰体(“不贪夜识”一二句下)。

    《杜臆》:“不贪”、“远害”语近道,说得隐士有身份。……及味“虚舟”语,知其在泉石而非膏肓,卧烟霞而无痼疾,忘机达生,无意无必,高于他隐士数倍。

    《带经堂诗话》:山(按指曲阜县石门山)南有两小阜,俗称金耙齿,银粑齿者,子美诗“不贪夜识金银气”之句,盖偶然即目耳,非身历其处,固不知也。

    《义门读书记》:春犹冰雪,幽深可知,此二句“独相求”也(“涧道馀寒”二句下)。

    《唐诗别裁》:“不贪”句,言其识之清,“远害”句,言其识之旷。

    《读杜心解》:盖诗成于既宿之后,系题壁诗,非访隐诗也。访隐则须由我及人,题壁定是因人感己。若认作初到,则“夜识”、“朝看”如何下?

    《杜诗镜铨》:蒋弱六云:写其居其人,皆迥绝尘凡,杳不可即。王阮亭云:情景俱佳(“涧道馀寒”二句下)。邵子湘云:中有至理(“不贪夜识”二句下)。

    《唐诗近体》:善写幽居之致,旨趣俱远。不得以涉理路、落言诠议之。

    《唐诗归折衷》:吴敬夫云:上句言时值初春,下句言日正傍晚;然语特动荡流美,为全首警句(“涧道馀寒”二句下)。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三、四写行,景色历落老成,出色在着“余”“斜”二字。五、六质语,用婉笔,此等大故是初年声节。

    《唐诗鉴赏辞典》:原作共两首,第一首是七律,殆初识张君时作,形容他的为人。这是第二首,大约跟张氏已很相熟了,所以开首便道“之子时相见”,《杜诗镜铨》以为“当是数至后再题”,《杜诗详注》以为“往来非一度矣”,皆是

    【简评】

    此诗前四句写景,以反衬手法表现出张氏的孤寂和山的幽静,后四句抒情,抒发宾主两忘,情与境俱化的友情与兴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古诗词(二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vj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