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11-29

2024-11-29

作者: 柳笛之 | 来源:发表于2024-11-28 23:53 被阅读0次

    看了前辈们的点评,多数是对翻译者的质疑,觉得不知所云,从序言开始就读不下去。的确,书中华丽的词藻多,句句堪称经典,太美了,没有波澜转折,这可能是读起来比较乏味的原因之一。或许想要真正地读下来这本书需要找个像瓦尔登一样的湖,用湖水洗涤心灵,消减自己的欲望,安静的捧着它慢慢啃,才能够在悄悄中悟出这书中的哲理。

    个人感觉这本《瓦尔登湖》更像是梭罗的手札。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工业刚兴起,为了利益每个人都成了机器的奴隶。梭罗也不例外,在这样扰攘喧嚣的环境下他开始思考为何而生?继而来到瓦尔登湖寻找答案。在湖边小屋的两年两个月两天里,他在与大自然万物的接触中,以及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了这些文字包括自己的所感。

    好多人说梭罗是东方的隐士,拿他和中国古代那些看破世俗隐居起来的诗人相提并论。其实不然,梭罗生活在瓦尔登湖更像是一种对极简生活的实践,在湖边,梭罗独自开荒种地,播种土豆、玉米、豌豆、萝卜和蚕豆等,同时还栽种松树和山核桃树。崇尚极简生活的他用实践证明极少的物质需求就可以满足日常生活,这是他在湖边自食其力后物质层面得到的满足。当物欲变低了,势必会有其它的东西来填充这一部分的缺失。这时候的他在做些什么呢?观察、倾听、沉思、感受着瓦尔登湖的一年四季,整个大自然就像他的亲密伙伴,伴随着他度过了每一个清晨与黄昏。在这里,澄澈明净的湖水,纯洁的大自然,似温暖的手拂过面庞的风,一切的美好都可以让人静下心来,无忧无虑地看书、写作、思考人生……当这些事情在丰盈着精神世界的时候,即使是吃着不放酵母发酵的面包也是松软可口的。在他亦庄亦谐的文字中就能够感受到这种“物质极简、灵魂丰盈”的生活真谛。这或许就是提到极简生活大家总是能够想到梭罗的《瓦尔登湖》的原因。

    面对当下奢靡的社会,我们真正该追求的是什么呢?梭罗在书中说道:“把一切不属于生命的东西剔除,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生活的累,大多都来自过多的欲望,比如想要大点再大点的房子,高档再高档的车……欲望的口一旦打开,就像无底的洞一样不见底,最终把自己吞噬。但在该奋斗的年纪还是要努力去做,毕竟思想家梭罗只是去实践了两年。

    过好当下,你我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11-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wk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