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这一章中,全书的所有的思想矛盾点已经完全点明,也几乎囊活了数千年来中国人的所有人生哲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35957/e93be2b57a07585a.jpg)
甄士隐原本是员外,是纷攘尘世中一个平凡人,有着世俗的生活与世俗的幸福,却因为痛失爱女而勘破尘世,成为“出世”的道人。而贾雨村是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一心追名逐利,只盼科举之时蟾宫折桂,积极的“入世者”。二人一个出世,一个入世,实则揭示了中国人数千年的矛盾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35957/5271cafca2925ffc.jpg)
自古以来,中国人,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市井村夫,一边像贾雨村一样希望“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户仰头看”,一方面又在经受挫折之时,转而向道家与佛家寻求慰藉,倍感人生之虚空与无为之慈悲。
苏轼在出世与入世中挣扎,一方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希望得到朝廷的重视,一方面又潇洒自持,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觉悟。
李白一边渴望如谢安宰相一样建功立业,一边又诗酒花影里,不问归程。
就连李白的偶像谢安又何尝不是既念着东山雪落梅香发,又因苍生东山再起呢?
即使时至今日,也是一面是成功学的泛滥,一面又是佛系观念的火爆。
而在这一回中,出现了儒释道三家观点。儒家积极入世,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道家在你受挫时会点化你,告诉你“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告诉你纷纷尘世间,人们奋力所求也不过如此。佛家则对芸芸众生皆怀慈悲与谅解之心,即使甄士隐对过路的僧人及其不耐烦,僧人还是似疯癫般地乞求他将英莲托付给自己。
儒释道三种思想几乎贯穿了所有中国人的一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35957/47383ee348c4636c.jpg)
《虞美人 听雨》有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少年时爱恋滚滚红尘,如儒家入世;中年经受一番挫折,有所慨叹,对人生又有了新的体悟,逐渐认识到了人生的不可得与虚无感,知道道家的无为与齐物并非妄议。老年时知晓了世间悲欢离合不由人,对人世多了理解与慈悲,懂得了心有菩提树的慈悲。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35957/b7488969b9317a26.jpg)
这三种感悟,三样观点,往往能够相互交融并不冲突的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
仅仅第一回,曹雪芹便将数千年来中国的主流人生观通过寥寥四个人物呈现出来,这其中的人生哲思,你发现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