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己立立人 己达达人”释义

“己立立人 己达达人”释义

作者: 史景叶 | 来源:发表于2018-08-28 15:18 被阅读0次

子贡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施,给与义。济,救助义。子贡谓能广博施与,普遍救济,如此必合仁道。

何事于仁:此犹谓非仁之事。孔子非谓博施济众非仁,乃谓其事非仅于仁而可能。

必也圣乎:此处圣字作有德有位言。仁者无位,不能博施济众。有位无德,亦不能博施济众。

尧舜其犹病诸:病,有所不足义。尧舜,有德又有位,但博施济众,事无限量,虽尧舜亦将感其力之不足。但亦非即不仁,可见仁道与博施济众有辨。或说:圣乎尧舜连读,义亦可通。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三十而立之立。达,如是闻非达之达。己欲立,思随分立人。己欲达,思随分达人。孔子好学不厌,是欲立欲达。诲人不倦,是立人达人。此心已是仁,行此亦即是仁道,此则固是人人可行者。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譬,取譬相喻义。方,方向方术义。仁之方,即谓为仁之路径与方法。人能近就己身取警,立见人之与我,大相近似。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之亦犹己。然后推己及人,此即恕之事,而仁术在其中矣。子贡务求之高远,故失之。

这一章中,仁是孔子儒家理论里最高的道德典范,子贡问大概博施于民而济众算“仁”了吧,孔子却说“必也圣乎”,岂止仁,简直就接近圣人了。仁义的人不在高位,没有能力博施济众。身在高位却无德不仁的人,也不可能博施济众,那若能身在高位,又能博施济众才,不是圣人又是什么?参照我们的当今社会,如果你空有济世报国的理想,却无办事的能力,那你的仁义也无落脚之处,相反的,如果一个人有很强的能力,身居高位,却无德不义,后果将会更加严重,必定成为社会的蛀虫。

在这一章,孔子提出了比“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更高层次的道德理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一阶段,不仅要学会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更重要的是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别人,以一己之力成就更多的人,让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人这个身份中变得有价值,有意义,这也是我们道德图谱中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孔子本人正是这一理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忠实践行者。

相关文章

  • 2022-07-11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 DAY 111 今天没迟到(2021-11-30)

    今日论语(13)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先做到己立、己达,才可能立人、达...

  • “己立立人 己达达人”释义

    子贡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 今日分享~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曾国藩 如今的社群经济的核心价值就是如此。

  • 无我之境

    “我”与“无我”是何关系?曾国藩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立”“达”二字的理解是:“立者,发奋自强,站得...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于《论语·雍也》。欲:想要。立,站立。而,表转折,才能够。立人,使动用法,使人站立,...

  • 子曰

    子曰: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仁之所也。 强大于我而言,至关重要。

  • “仁”之“味”,是由己及人,由己及物,由己及天下。这句话是从要自己本身出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自己想要...

  • 【今日哲学】忠、恕

    文/红豆小姐 书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 冯友兰 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己立立人 己达达人”释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xq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