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有初中文化,一方面那个年代的录取率低,另外一个方面确实我的成绩也不理想。如果说是教学水平有限,不如说我不管怎么努力,吃不饱饭的年代,脑袋经常缺乏营养,也缺乏睡眠,放学要干农活,晚上点着煤油灯熬夜写作业,所以,中午上课会悄悄的睡着了,即使被老师敲醒,脑袋也一片浆糊,迷迷糊糊的一知半解不知道老师讲到哪儿了?
可是我也有一点天赋,那就是语文成绩不错,作文考试经常得满分,喜欢语文课本里面的好文章,总感觉语言的魅力那么的神奇,可以把人的喜怒哀乐表达得惟妙惟肖,诗词歌赋又是那么的美,我们到达不了的地方,都可以在文章诗句里面看到。所以我想把所有的时间用在读书写作文上面,什么数学化学物理英语,统统不要。如果我不上高中,是不是就可以把所有的时间花在文学上面呢?我异想天开的想着。后来,中考之后,虽然我多么希望能够继续上学,暑期两个月,望眼欲穿,希望邮差能送一份捷报到我家,告诉我的父母,我被某某高中录取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愿望落空了。
我曾经那么讨厌的科目也没有机会上了,而我喜欢的语文,并没有如我期望的那样,我的所有时间被现实填满,离开了学校,我必须学一项本领,必须赚钱,必须自立于这个社会,什么文学梦,只能偶尔买一本(红楼梦),抽空沉浸在故事的悲欢离合里,感叹甚至流泪,各种各样不同人物的人生,都在书里面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而我没有在学校里面系统学习过,高深一点的文言文看不懂,唐诗宋词也背诵不了几首,想下笔,没有文化功底,终究是写不出像样的文章。
现在的升学率,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甚至是上大学,虽然大学生毕业出来不像原来那么香,但每个人的文化比我们那一代都提升了一个档次,这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有人说,自学成才的也很多,虽然说不上学也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但是离开了学校,意味着我们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包括人性的惰性,自律的精神,生活的压力,家庭的不理解不支持等等。最后,大部分都是随波逐流,不了了之,成了万千之中普普通通,泯然众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