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好文
《回窑诗话》|意象(34)

《回窑诗话》|意象(34)

作者: 小茉莉花 | 来源:发表于2023-05-25 23:47 被阅读0次

    文章系原创首发

    第二章 意象

    一、意象学说概述

    (一)孕育:上古—曹魏

    2.“意象”概念和意象学说的产生

    一般认知表象或意象的本质,是人们对客体性状的主观认识,是一种“心理现实”。认知表象或“意象”这一概念必须以人对客体和表象(意象)之间的心理关系为前提。从上述关于“象”的语义资料可见,到战国韩非时代,古典哲学对于这种主客之间的心物关系已有明确认识。“诸人之所意想者,皆谓之象也”这句话,已包含了“意象”的完整意义,但将“意”与“象”整合成一个固定的语词,直到东汉王充(公元27—97年)才算完成。他在《论衡·乱龙》中说:

    礼.贵.意象,示意取名也。

    王充认为,古时射箭礼仪,承袭旧制,以布或兽皮画上某种野兽的头像为鹄的,象征某种权.威意.志。如君.主以虎、熊之类为鹄,意味着对强大诸侯的镇服;诸侯以麇、鹿之类温驯之兽作的,则表示对迷乱政事的奸.佞.之徒的拒斥。又如孝子以木主牌代表祖先,对它祭.祀.礼.拜。这种兽头像或木主牌都不是“现.实.符.号”,而是有内在含义的“意象”。

    可见,王充“意象”一词,完全承袭了韩非“意想者,皆谓之象也”的语义规范。王氏不但整合“意”与“象”而提出了“意象”概念,而且在“礼.贵.意象,示意取名”的命题及有关例证的分析中,实际上对意象构成的主客、心物关系作了有益的阐发。这无疑为“意象”概念的审美化从而进入古典美学理论系统提供了新的资料,充实、强化了审美意象学说产生的理论基础或逻辑前提。

    注释:

    一、象与意象

    象与意象不同,我们大致可以仿效造新词的思路把意象看作是象的子系或是下级的象。

    王充将“意”与“象”整合成一个固定的语词是有依据的:如,“ 礼.贵意象,示意取名也。”—— 《论衡·乱龙》;韩非子的“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前的一些过于武断生硬的观点越来越不能让人们信服。除了一些立场上的问题之外,还有就是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中国古代文化,更️有.极.端者动辄以封.建.迷.信,腐.朽.文.化一概言之。

    显然,这种看问题的方法和所提出的观点是经不住时代的考验的,所以,在理解“ 意象”这个问题上不能人云亦云,否则就会导致理解上的偏差和错误。

    有鉴于此,下面将王充的《论衡·乱龙》和舞雩以及“商汤有七年之旱”、汤王祷.雨.的传说和一些相关知识等一并列出。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一些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论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纠偏。

    二、《论衡·乱龙》及浅释

    《论衡-卷十六·乱龙篇》

    董仲舒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易》曰:“云从龙,风从虎。”以类求之,故设土龙。阴阳从类,云雨自至。儒者或问曰:夫《易》言“云从龙”者,谓真.龙也,岂谓土哉?楚叶公好龙,墙壁盘盂皆画龙。必以象类为若真,是则叶公之国常有雨也。《易》又曰“风从虎”,谓虎啸而谷风至也。风之与虎,亦同气类。设为土虎,置之谷中,风能至乎?夫土虎不能而致风,土龙安能而致雨?古者畜.龙,乘车驾.龙,故有豢.龙.氏、御.龙.氏。夏后之庭,二龙常在,季年夏衰,二龙低伏。真.龙在地,犹无云雨,况伪象乎?礼,画雷.樽.象雷之形,雷.樽不闻能致雷,土龙安能而动雨?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他类肖似,不能掇取者,何也?气性异殊,不能相感动也。

    刘子骏掌雩.祭,典土龙事,桓君山亦难以顿牟、磁石不能真是,何能掇针取芥,子骏穷无以应。子骏,汉朝智襄,笔墨渊海,穷无以应者,是事非议误,不得道理实也。

    曰:夫以非真难,是也;不以象类说,非也。夫东风至,酒湛溢。〔按酒味酸,从东方木也。其味酸,故酒湛溢也〕。

    鲸鱼死,彗星出。天道自然,非人事也。事与彼云龙相从,同一实也。

    日,火也;月,水也。水火感动,常以真气。今伎道之家,

    铸阳燧取飞火於日,作方诸取水於月,非自然也,而天然之也。土龙亦非真,何为不能感天?一也。阳燧取火於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乃能得火。今妄取刀剑偃月之钩,摩以向日,亦能感天。夫土龙既不得比於阳燧,当与刀剑偃月钩为比。二也。

    齐孟常君夜出秦关,关未开,客为鸡鸣而真鸡鸣和之。夫鸡可以奸.声.感,则雨亦可以伪象致。三也。

    李子长为政,欲知囚情,以梧桐为人,象囚之形。凿地为坎,以卢为椁,卧木囚其中。囚.罪正,则木囚不动,囚.冤侵夺,木囚动出。不知囚之精.神着木人乎?将精.神之气动木囚也?夫精.神感动木囚,何为独不应从土龙?四也。

    舜以圣德,入大麓之野,虎狼不犯,虫蛇不害。禹铸金鼎象百物,以入山林,亦辟.凶.殃.。论者以为非实,然而上古久远,周鼎之神,不可无也。夫金与土,同五行也,使作土龙者如禹之德,则亦将有云雨之验。五也。

    顿牟掇芥,磁石、钩象之石非顿牟也,皆能掇芥,土龙亦非真,当与磁石、钩象为类。六也。

    楚叶公好龙,墙壁盂樽皆画龙象,真.龙闻而下之。夫龙与云雨同气,故能感动,以类相从。叶公以为画致真.龙,今独何以不能致云雨?七也。

    神.灵示人以象,不以实,故寝卧梦悟见事之象。将吉,吉象来;将凶,凶象至。神.灵之气,云雨之类,神.灵以象见实,土龙何独不能以伪致真?〔八〕也。

    神.灵以象见实,土龙何独不能以伪致真也?上古之人,有神.荼、郁.垒者,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居东海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鬼无道理,妄为人祸,荼与郁垒缚以卢索,执以食虎。故今县官斩桃为人,立之户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夫桃人,非荼、郁.垒也;画虎,非食鬼之虎也,刻画效象,冀以御凶。今土龙亦非致雨之龙,独信桃人画虎,不知土龙。九也。

    此尚因缘昔书,不见实验。鲁般、墨子刻木为鸢,蜚之三日而不集,为之巧也。使作土龙者若鲁般、墨子,则亦将有木鸢蜚不集之类。夫蜚鸢之气,云雨之气也。气而蜚木鸢,何独不能从土龙?十也。

    夫云雨之气也,知於蜚鸢之气,未可以言。钓者以木为鱼,丹漆其身,近之水流而击之,起水动作,鱼以为真,并来聚会。夫丹木,非真鱼也,鱼含血而有知,犹为象至。云雨之知,不能过鱼。见土龙之象,何能疑之?十一也。

    此尚鱼也,知不如人。匈.奴敬畏郅都之威,刻木象都之状,交弓射之,莫能一中。不知都之精.神在形象邪?亡将匈.奴敬.鬼.精.神在木也?如都之精.神在形象,天.龙之神亦在土龙。如匈.奴.精在於木人,则雩.祭者之精亦在土龙。十二也。

    金翁叔,休.屠.王之太子也,与父俱来降汉,父道死,与母俱来,拜为骑者尉。母死,武帝图其母於甘泉殿上,署曰“休.屠.王.焉.提”。翁叔从上上甘泉,拜谒起立,向之泣涕沾襟,久乃去。夫图画,非母之实身也,因见形象,涕泣辄下,思亲气感,不待实然也。夫土龙犹甘泉之图画也,云雨见之,何为不动?十三也。

    此尚夷.狄也。有若似孔子,孔子死,弟子思慕,共坐有若孔子之座。弟子知有若非孔子也,犹共坐而尊事之。云雨之知,使若诸弟子之知,虽知土龙非真,然犹感动,思类而至。十四也。

    有若,孔子弟子疑其体象,则谓相似。孝武皇帝幸李夫人,夫人死,思见其形。道.士以术为李夫人,夫人步入殿门,武帝望见,知其非也,然犹感动,喜乐近之。使云雨之气,如武帝之心,虽知土龙非真,然犹爱好感起而来。十五也。

    既效验有十五,又亦有义四焉。

    立春东耕,为土象人,男女各二人,秉耒把锄;或立土牛。未必能耕也。顺气应时,示率下也。今设土龙,虽知不能致雨,亦当夏时以类应变,与立土人土牛同义。〔一〕也。

    礼,宗.庙之主,以木为之,长尺二寸,以象先祖。孝子入庙,主心事之,虽知木主非亲,亦当尽敬。有所主事,土龙与木主同。虽知非真,示当感动,立意於象。二也。
      涂车、刍灵,圣人知其无用,示象生存,不敢无也。夫设土龙,知其不能动雨也,示若涂车、刍灵而有致。三也。

    天.子射熊,诸侯射麋,卿大夫射虎豹,土射鹿豕,示服猛也。名布为侯,示射无道诸侯也。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土龙亦夫熊麋、布侯之类。四也。

    夫以象类有十五验,以礼示意有四义。仲舒览见深鸿,立事不妄,设土龙之象,果有状也。龙暂出水,云雨乃至。古者畜.龙、御.龙,常存,无云雨。犹旧交相阔远,卒然相见,欢欣歌笑,或至悲泣涕,偃伏少久,则示行各恍忽矣。《易》曰:“云从龙。”非言龙从云也。云樽刻雷云之象,龙安肯来?夫如是,传之者何可解,则桓君山之难可说也,则刘子骏不能对,劣也,劣则董仲舒之龙说不终也。《论衡》终之。故曰“乱龙”。〔乱〕者,终也。

    注:王充的《论衡·乱龙》有朴素的唯.物.思.想,但是他并没有否认神.灵包括上古的一些传说。

    全篇所指主要是对董仲舒复儒的一些做法(如儒.礼、申《春秋》之雩)提出质疑,而这些在当时都是相当大的朝事,其说恐怕是惊.世.骇.俗之论。

    二、舞雩(yú)

    (一)简介

    雩.祭,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祭.祀求雨活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雩字 。传说“商汤有七年之旱” ,后汤王祷雨于桑林求下了甘雨。雩.祭一般在孟夏 (四月 )举行 ,因为此时苍龙 (东方七宿 )昏见于天 ,万物开始旺长 ,需得雨露滋润才能茁壮 ,所以举朝以盛大的舞乐队伍,祭.祀.天.帝及山林川泽之神,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代帝.王.祀.天求雨之礼。亦称雩.祀、大雩。雩(yu),同“吁”,即吁嗟求雨之谓。雩.祭起源很早,商始祖成汤就曾祀.天.祈.雨。周代雩.祭盛行,每遇干旱,天.子亲临南郊,躬身自责使童男女各八人起舞而吁嗟求雨。或使女.巫.起舞求雨,其所跳之动作曰舞,名其求雨之祭.祀行为曰雩。

    周代雩礼分为两种:孟夏四月由天子举行的常规雩礼,称“大雩.帝”。另一种是因天旱而雩,不定时,用巫.舞而不用乐,气氛严肃,祈.祷殷切。战国时,天.子“大雩.帝”,祭.天.地,配以五.方.天.帝,诸侯则祭.祀.句.龙、后土诸.神。祭时,由女.巫.组成舞蹈队,边舞边呼号,并献.牺.牲.玉帛。

    《尔雅•释训》:“舞,号,雩也。”郭璞注:“雩之祭,舞者吁嗟而请雨。”《春秋公羊传•桓公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周礼•司.巫》:“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周礼•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许慎《说文解字》释“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从雨,于声。或从羽。雩,羽舞也。”

    《春秋公羊传•桓公五年》:“舞而呼雩,故谓之雩。”

    “(曾点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子曰……。”(《论语·颜渊》)“雩舞”,雩.祭以舞为盛,遂名坛为“舞雩”,“舞雩”坛故址在今曲阜县南,临水高地有坛,俪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曰:“沂水北对稷门,一名高门,一名雩门,南隔水有雩坛,坛高三丈,即曾皙所欲风处也。”

    《春秋左氏传》曰:启蛰而雩。又曰:龙见而雩。启蛰、龙见,皆二月也。春二月雩,秋八月亦雩。春祈谷雨,秋祈谷实。当今灵星,秋之雩也。春雩废,秋雩在。故灵星之祀,岁雩.祭也。孔子曰吾与点也,善点之言,欲以雩.祭调和阴阳,故与之也。使雩失正,点欲为之,孔子宜非,不当与也。樊迟从游,感雩而问,刺鲁不能崇德而徒雩也。

    夫雩,古而有之。故《礼》曰:雩.祭,祭水旱也。故有雩礼,故孔子不讥,而仲舒申之。夫如是,雩.祭,祀礼也。……推《春秋》之义,求雩.祭之说,实孔子之心,考仲舒之意,孔子既殁,仲舒已死,世之论者,孰当复问?唯若孔子之徒、仲舒之.党,为能说之。”

    《南齐书志第一·礼上》载:建武二年旱,有司议雩.祭依明堂。祠部郎何佟之议曰:“《周礼·司.巫》云:“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

    郑玄云:“雩,旱祭也。天.子于上.帝,诸侯以下于上公之神。”又《女.巫》云“旱则舞雩”。

    郑玄云:“使女.巫舞旱祭,崇阴也。”

    郑众云:“求雨以女.巫。”

    《礼记·月令》云:“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原,乃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

    郑玄云:“阳气盛而恒旱。山川百原,能兴云致雨者也。众水所出为百原,必先祭其本。雩,吁嗟求雨之祭也。雩帝,谓为坛南郊之旁,祭五精之帝,配以先.帝也。自鼗鼙至柷敔为盛乐,他雩用歌舞而已。百辟卿士,古者上公以下,谓勾龙、后稷之类也。《春秋传》曰龙见而雩,雩之正当以四月。”

    王肃云:“大雩,求雨之祭也。传曰龙见而雩,谓四月也。若五月六月大旱,亦用雩,《礼》于五月著雩义也。”

    晋永和中,中丞启,雩制在国之南为坛,祈上.帝百辟,舞童八列六十四人,歌《云汉》诗,皆以孟夏,得雨报太牢。于时博士议,旧有坛,汉、魏各自讨寻。

    《月令》云“命有司祈.祀山川百原,乃大雩”。又云“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则大雩所祭,唯应祭五精之帝而已。勾.芒等五.神,既是五帝之佐,依郑玄说,宜配食于庭也。

    郑玄云“雩坛在南郊坛之旁”,而不辨东西。寻地道尊右,雩坛方郊坛为轻,理应在左。宜于郊坛之东、营域之外筑坛。既祭.五.帝,谓坛宜员。寻雩坛高广,《礼》、《传》无明文,案《觐礼》设方明之祀,为坛高四尺,用圭璋等六玉,礼天地四方之神,王者率诸侯亲礼,为所以教尊尊也。雩.祭五.帝,粗可依放。谓今筑坛宜崇四尺,其广轮仍以四为度,径四丈,周员十二丈而四阶也。设五帝之位,各依其方,如在明堂之仪。皇齐以世祖配五精于明堂,今亦宜配飨于雩坛矣。古者,孟春郊.祀.祈嘉谷,孟夏雩.祭.祈甘雨,二祭虽殊,而所为者一。礼唯有冬至报天,初无得雨赛.帝。今虽阙冬至之祭,而南郊兼祈报之礼,理不容别有赛答之事也。礼.祀.帝于郊,则所尚省费,周.祭.灵.威仰若后稷,各用一牲;今祀五.帝、世祖,亦宜各用一犊,斯外悉如南郊之礼也。武皇遏密未终,自可不奏盛乐。至于旱祭舞雩,盖是吁嗟之义,既非存欢乐,谓此不涉嫌。其余祝史称辞,仰祈灵泽而已。礼舞雩乃使无阙,今之女.巫,并不习歌舞,方就教试,恐不应速。依晋朝之议,使童子,或时取舍之宜也。

    司马彪《礼仪志》云“雩.祀著皂衣,盖是崇阴之义。今祭.服皆缁,差无所革。其所歌之诗,及诸供须,辄勒主者申摄备辨。”从之。夷山以为,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反映的乃是古代的修禊之事,未必全是祭.祀.性质而无半点风雅之意,也未必全是游赏性质而无半点祭.祀意味,只是由祭.祀发展而来的古老民间风俗而已(巫.觋之风的存遗)。

    《周礼·春官》曰:“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国有大灾,则帅.巫而造巫.恒;祭.祀,则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馆。凡祭.事,守瘗;凡丧事,掌巫.降之礼。男.巫掌望祀、望衍、授号,旁招以茅。冬堂赠,无方无算;春招弭,以除疾病。王吊,则与祝前。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若王后吊,则与祝前。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

    (二)先秦时期舞雩的相关介绍:

    雩礼

    关于“舞雩”举行的时间有多种说法,历史文献记载和古今学者各说不一。《诗经•周颂•噫嘻序》:“春夏祈谷于上.帝也。”以史所考,先秦时期的“舞雩”祭.祀求雨仪式,可分为“旱雩”和“常雩”两种:

    一是“旱雩”,这是最早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舞雩”求雨传统,有殷商时期的大量甲骨卜辞为证。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释“雩”:“从雨从于,于为声符,或从雨从舞,会以乐舞.降.神祈雨之意。甲骨文雩从舞,是知殷代即以乐舞祈雨。”而且一次“舞雩”仍然不下雨,也有多次“舞雩”求雨的卜.辞记录。举行“旱雩”的时间并不固定,大旱则祭。因为春夏之交是庄稼最需要雨水的时候,关系到一年的农业收成和百姓温饱生活,每当遭遇大旱之灾,国内上下忧心如焚,必定要举行“舞雩”祭.祀求雨活动。“旱雩”也有多次在夏历七、八、九月发生旱灾时举行的情形。先秦典籍中就记载了鲁国多次“旱雩”的情况,《春秋左传•僖公十一年》:“秋,八月,大雩。”《春秋左传•昭公十六年》:“九月,大雩,旱也。”《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春秋左传•定公元年》:“九月,大雩。”按照周代礼制这些都属于“旱雩”。

    二是“常雩”,指每年在固定时间举行的常规之祭,也叫“正雩”,在周代确定礼制之后,成为官方的“吉礼”之一。即使没有旱情,都会由周天.子亲自主持进行“常雩”之礼,表达敬.神、崇.神的虔诚之心和意愿诉求,以保佑当年风调雨顺,庄稼要有好收成。关于“常雩”的具体时间,《礼记•月令》记载:“(仲夏之月),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是指在夏历五月举行“大雩”吉礼。《春秋左传•桓公五年》记载:“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杜预注:“龙见,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也。”所谓“龙”是指东方苍龙七宿中的角宿星,每当春季黄昏时角宿星就会出现于东方天空,就是“龙见”之时,即夏历四月。两部史书记载“常雩”的时间不同,成为后世学者困惑的一个问题,这是因为沿用历法纪月方法的不同而造成。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雩有二:一为龙见而雩,当夏正四月,预为百谷祈雨,此常雩。常雩不书。一为旱暵之雩,此不时之雩。”由于《礼记•月令》作为记载周代全年每个月份农事和祭.祀规定的礼制典籍,各种人事活动、生产、政令非常细致完备,因此考证“常雩”的时间,还是以夏历五月为准。由此可知,对于“舞雩”时间的安排,殷商时期是“因旱而雩”,周代则确立了“旱雩”和“常雩”均备的官方求雨礼仪制度,后世历代虽然有所损益,但是几千年来一直传承了下来。

    雩舞

    先秦“舞雩”祭.祀求雨时的舞蹈是最具有灵.异.神.秘.性的内容,并被后人所乐道。陈梦家先生《殷墟卜辞综述》:“求雨之祭,常用乐舞。”王国维先生《宋元戏曲史》:“巫.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以史所考,先秦时期“舞雩”求雨时所跳舞蹈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

    一是巫.舞,就是由“女.巫”领舞进行的群体性祭.祀舞蹈行为。《周礼•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周礼•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许慎《说文解字》释“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国语•楚语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由此可见,“巫.”特指女性巫.师,凡作“雩舞”者皆为女.巫,主要以纵.情的舞蹈娱.神、媚.神和降.神,达到与天.神的感应交流,让天.神感觉到满意、愉悦和高兴,从而满足普降甘露、解除旱情的诉求愿望。因此,“巫.舞”就成为沟通有形人世和无形神界的一种灵.异.神.秘的语言。《尚书•商书•伊训》:“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孔颖达疏:“巫.以歌舞事.神,故歌舞为.巫.觋之风.俗也。”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中说:“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认为巫.与舞的关系最为密切。

    二是皇舞,就是披有或持有五色羽毛的装饰道具进行舞蹈以敬.神。《周礼•舞师》:“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郑玄注:“羽,析白羽为之,形如帗也。四方之祭.祀,谓四望也。”《周礼•乐师》:“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郑玄注:“皇,杂五采羽如凤皇色,持以舞。”虽然羽舞和皇舞同样是以鸟羽为装饰的祭.祀舞蹈,但是,它们的分工和使用场景并不相同,羽舞是由“析白羽为之”装饰的舞蹈,用于四方之祭;皇舞是由“杂五采羽”装饰的舞蹈,用于旱暵之事。现代一些文章的解读中,往往把二者混如一舞,实际上是错误的。

    三是号舞,就是在舞蹈求雨时群体伴有大声吁磋呼号的行为。《尔雅•释训》:“舞、号,雩也。”郭璞注:“雩之祭,舞者吁磋而请雨。”这是“殷人尚声”风俗体现出来的鲜明特征。《礼记•郊特牲》记载:“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殷商时期在祭.祀时崇.尚以大声呼号祷.告.于天.地.鬼.神,商汤祈.雨时就有“自责六过、无伤万方”的祷.祝之辞行为,周代则延续了这一风.俗.传.统,“舞雩”之时要发出吁嗟呼号祷.告之声,以此感动天.神普降雨水、解除旱情。

    四是歌舞,就是在舞蹈求雨时群体伴有大声歌咏的行为。《周礼•大司乐》:“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孔颖达疏:“旱暵则舞雩,是用歌舞,正雩则非唯歌舞,兼有余乐。”《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大雩.帝,用盛乐。”《周礼•春官宗伯•鞮鞻氏》记载:“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祭.祀则吹而歌之。”《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可见在“常雩”祭.祀求雨时,还伴有宏大的声容歌舞,以此娱.神、乐.神、崇.神、敬.神,体现了古代以礼乐祭.祀.鬼.神的文.化.风.俗。

    五是哭舞,就是在舞蹈求雨时群体伴有大声哭请的行为。《周礼•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郑玄注:“有歌者,有哭者,冀以悲哀感神.灵也。”孔颖达疏:“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歌哭则吁嗟之类。旱又是大灾,故须吁嗟求雨。”上古时期遭遇大旱、庄稼焦枯无收,自是国家之大灾,为此以歌哭的情形进行求雨,其歌是出于乐神,其哭是出于灾情,其舞是出于降.神,以大声哭诉旱情带来的困境,让天.神悲悯普降甘雨、庄稼丰收、民生安宁,正是先民激烈情感诉求行为的体现。

    由此可知,殷商时期“舞雩”求雨时所跳舞蹈,就是后世所称“巫.舞”中的一种,最早可见于殷商时期甲骨卜.辞中的大量记录。根据专家考证,甲骨文中在殷商武丁时的“舞”字,象人两手持牛尾而起舞,自廪辛康丁以后就有了“雩”字,即在“舞”字上面加上由水滴下落形状的雨字头,认为“雩”就是殷商时期舞蹈求雨的专用字。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进一步阐述:“巫.之所事乃舞号以降.神求雨,名其舞者曰.巫,名其动作曰舞,名其求雨之祭.祀行为曰雩。”从殷商甲骨卜.辞的内容看,商人祭.祀求雨很频繁,而且用舞几乎不可缺少,根据张俊成的统计:“甲骨文中,祈雨舞卜辞数量很多,据笔者统计达170余条。”而且商王有时会亲自率舞求雨。李立新认为:“舞.祭.卜.辞不见祭.品,大约重在仪式,即舞蹈的动作,因此一般不用祭.品。”这是指殷商甲骨.卜辞中反映出来“巫.术”求雨的状况。周代礼制实行之后,“舞雩”就有了各种供神的祭.品,体现了“祭.祀”求雨礼仪的情形。《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雩乐

    祭.神有舞,有舞必有乐。《周易•系辞下》:“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周礼•大司乐》:“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以史所考,先秦时期“舞雩”求雨时所用“乐”的基本情形:

    一是周代不同“吉礼”用来敬.神的乐舞并不相同。《周礼•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圆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凡乐,函钟为宫,大蔟为角,姑洗为征,南吕为羽,灵鼓、灵鼗,孙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之舞。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乐,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大蔟为徵,应钟为羽,路鼓、路鼗,阴竹之管,龙门之琴瑟,《九德》之歌,《九韶》之舞,于宗庙之中奏之,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古代乐舞把演奏一遍叫“一变”,所用变数越多,礼仪程式就越隆重,越能起到感动神.灵的效果。周.天.子主持“祭.天”吉礼,所用的乐调是“函钟为宫,大蔟为角,姑洗为征,南吕为羽”;主持“祭.地”吉礼,所用的乐调是“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大蔟为徵,应钟为羽”,两种祭.典大礼所用歌舞、乐器、乐调、种类、规模都不尽相同。由此可知,周.天.子主持“常雩”求雨仪式的用“乐”肯定也有所不同。

    二是“舞雩”求雨仪式过程中的用乐非常隆重谓之“盛乐”,主要是指周.天.子主持进行的“常雩”,或叫“正雩”。《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命乐师修鼗鞞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簧,饬钟磬柷敔,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郑玄注:“为将大雩.帝习乐也。自鞀鞞至柷敔皆作,曰盛乐。凡他雩用歌舞而已。”孔颖达疏:“旱暵则舞雩,是用歌舞。正雩则非唯歌舞,兼用余乐。”由此可知,天.子主持“常雩”祭.祀求雨时,不仅具有盛大的声容歌舞,执干戚戈羽;所用伴奏乐器众多,包括事先就要准备好鼗、鞞、鼓、琴、瑟、管、箫、竽、笙、簧、钟、磬、柷、敔等乐器。至于“常雩”求雨时所使用的乐调,先秦古籍中未见明确记载,只能暂且存疑。殷商甲骨卜.辞中有诸多“奏舞”的记录,就是指伴有音乐的求雨舞蹈。

    三是“舞雩”祭.祀求雨时也有不能用乐的情形。按照《周礼》制度安排,祭.祀仪式分为等级,周.天.子亲自主持的“常雩”祭.祀求雨仪式规格最高,必须“用盛乐”,歌舞声容非常宏大。但是,诸侯国君在分封之国主持“旱雩”求雨仪式时,则不能使用盛乐进行祭.祀。另外,天.子或诸侯国君在主持“旱雩”求雨时,也只能使用舞蹈呼号而不奏乐器,即所谓“凡他雩用歌舞而已”,以表示悲伤沉重殷切之情,祈.祷.天.神尽快普降甘雨、解除旱情。目前,我们还很难对“舞雩”的音乐形态进行考察得出最终结论,还需要借助将来先秦文献典籍记载和考古发掘材料的新出现。

    (三)鲁国的舞雩与孔子

    雩,是古代求雨.祭.天的一种祭.祀名称。与郊禘同坛,仪式与郊禘略同。不同的是令女.巫为舞,增加了舞的成分,称作“舞雩”,故郊坛又叫“雩坛”或“舞雩坛”。雩有两种举行方式:一为“见龙而雩”的“常雩”, 就是天上七星宿呈现龙形,即在在谷物成熟的夏正四月前期举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常雩”每年都有固定的时间。另一种为遇到大旱之年的“不时雩”,观天行事,没有固定的时间,天旱严重便雩。鲁国编年史《春秋》对此做了记录:雩而得雨曰“雩”,不得雨则曰“旱”。

    舞雩也有一套完整的礼乐操作程序,与郊禘相比更加丰富。雩时五始祖人配天.地.享.祀,分别为:太昊配青帝,炎帝配赤帝,轩辕配黄帝,少昊配白帝,颛顼配黑帝,并命“乐正”奏《盛乐》。《公羊传》桓公五年载:“大雩者何?旱祭也。”东汉何休注:祭言大雩,大旱可知也。君亲之南郊,以六事谢过自责……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雩,故谓之雩。”上面所述是一种“不时雩”,国君至雩坛之上,虔诚的拷问自己的.执.政.能.力和职责,向天.祈.求。并率领百官众臣、乐师女.巫组成舞雩队,边舞边高呼“雩”。

    雩的祭.品一般情况下为赤色小牛,但是,如有旱情十分严重时候则大不相同。《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不可思议的雩.祭,云:“夏,大旱。公欲焚.巫、.尫。”巫.者,能以舞降.神的巫.女;.尫者,就是骨骼变形长有鸡.胸的残.疾.人,要把他们作为牺.牲向上.帝献.祭。为什么要用.尫作为.牺.牲.品呢?郑玄在《檀弓》中解释:“尫.者面向天,观天哀而雨之。”这场祭.祀虽然在鲁大夫藏文仲的劝说下没有实施,但仍看得出特别干旱的情况下,舞雩会变得非常残.酷和血.腥。

    《论语· 先进》有记载: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晰对孔子言其志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曰:吾与点也!

    《论语》中不仅记载有孔子赞赏曾点“风乎舞雩”之志,更有“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问“祟德,修慝,辨惑”的记载。因此后人在舞雩台的仿碑之外又立一碑, 碑阳书“圣贤乐趣”四个大字,碑阴刻文:“孔子游舞雩,樊迟从而问学。夫子喜之学圣学贤固在山水之间也。今舞雩坛尔有崇德、修慝、辨惑想于是乎。”

    东汉王充《论衡·明雩》对此颇有见解,曰:“《春秋》,鲁大雩,旱求雨之祭也。旱久不雨,祷.祭求福,若人之疾病,祭.神.解.祸矣。……何以言必当雩也?曰:《春秋》大雩,传家左丘明、公羊、谷梁无讥之文,当雩明矣。曾皙对孔子言其志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曰:吾与点也!鲁设雩.祭于沂水之上。暮者,晚也,春谓四月也。春服既成,谓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乐人也。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龙之从水中出也。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说论之家,以为浴者,浴沂水中也,风干身也。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风干身?由此言之,涉水不浴,雩.祭审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窑诗话》|意象(3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zh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