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为何容易引发抑郁伤感
秋天容易引发抑郁伤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光照时间减少:从夏天过渡到秋天,阳光照射时长逐渐减少,这将影响到人脑中一个腺体——松果体。医学研究证明,松果体会分泌一种叫褪黑素的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还可使人消沉抑郁,而阳光对其起到抑制作用。也就是说,光照越长,松果体越受到抑制,分泌褪黑素越少,人越清醒;反之则松果体越活跃,分泌的褪黑素越多,人也就越感到“秋乏”
-
气温变化:秋天的气温也在不断下降,在低温环境中,人的身体很容易发生变化。比如说人们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发挥会受到影响,导致人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不断减少。这些激素分泌量减少之后,会导致身体非常疲劳,而且整个人的情绪会变得非常低落
-
心理因素:秋天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们的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例如,秋天的天气转凉,夜晚变长,人们外出活动的时间也减少了,室内活动的时间延长了,容易感到憋闷,因此秋冬季节也是抑郁症高发的一个阶段
-
生物钟的变化:秋天的光照时长减少、强度减弱,天气变冷,进而可能诱发机体昼夜节律,或者生物钟的变化,导致褪黑素水平分泌增多,而生物节律的异常可能又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等发生改变,这是导致抑郁情绪容易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生理基础
以上四点综合起来,就形成了秋天容易引发抑郁伤感的现象。为了防止和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适当地调整生活方式,比如增加户外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持乐观的心态等。如果情况严重,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