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午夜将至

午夜将至

作者: tracy_ls | 来源:发表于2017-11-04 16:10 被阅读0次
人生而自由

一,古巴导弹危机背景

是长达44年冷战中,最尖峰时刻的十三天

1945年,二战结束,苏联和英美僵持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讲,为冷战做舆论准备

1947年,杜鲁门国情演讲,是冷战的开始

苏联一直是防守状态,美国是历史第一强国,没把苏联当回事。

1957年,艾森豪威尔当政,苏联宣布发射了一颗卫星,美国人大惊。紧接苏联着又发射了一颗带狗的卫星。美国开始惊慌。

1961年,民主党肯尼迪上台,出于公私不能说美国实力远强于苏联。

苏联的赫鲁晓夫当政期间,苏联处于战略被包围,经济又不行,吹嘘导弹是为裁军做准备,同时舆论架势上要胜于美国。

政治鄙视链,赫鲁晓夫看不起肯尼迪,因为肯尼迪年龄年轻同时又是靠钱上台。

二,古巴导弹危机的开始和过程

看到美国把导弹布在土耳其,由此计划把苏联的导弹布到古巴,盯着美国。

古巴卡斯特罗出访美国,但美国不待见,1961年,古巴导向苏联。美国用各种方式想杀死卡斯特罗,最终失败。

克鲁晓夫在美国总统竞选期间,苏联用85艘船把导弹运往古巴。肯尼迪加派侦察机发现这个情况。

赫鲁晓夫这个动作原因可能如下:

西柏林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逼美国把土耳其的导弹撤走

想要与美国开战

10月22日,肯尼迪发表讲话,要求10月24日对古巴封锁,要求苏联把导弹撤出去,美国拉响三级警戒。

但两方都是谨慎的,美国方面13天对古巴封锁期间美国进行了唯一一次的友好登船检查。苏联方面赫鲁晓夫要求开往古巴军用装备全部返航

10月28号,苏联宣布撤回所有导弹,美国承诺不侵占古巴,并口头承诺撤掉土耳其导弹。

不管双方剑拔弩张到何程度,如开战都没好结果。

热核武器让大家小心翼翼的保持了平和,但其实未必,未开战是一种运气。

双方擦枪走火的机会很多。

10月27日,美国称为黑色星期六,古巴导弹有五处建成,美国那些大城市将飞回湮灭。美国侦察机被歼灭,苏联潜艇被逼浮出水面。

双方都没有战略透明度。赫鲁晓夫认怂因为得到了个美国要讲话的假情报

双方情报的不准确到了惊人的程度,不知道苏联在那儿到底有多少人,古巴是否有核弹头。

三,感受

原认为国际政治上整个世界被极少数领导人控制,大人物可以非常理性,但系统中的小人物

人生而对自己的行为有决定权,但你在系统中的决定对整个事态是失控的。

对于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学者评论:

1,危机一旦发生,谁也控制不住

2,我们压根儿不应该让危机发生

有事儿别怕事儿,没事儿别惹事儿。

相关文章

  • 午夜将至

  • 午夜将至

    人生而自由 一,古巴导弹危机背景 是长达44年冷战中,最尖峰时刻的十三天 1945年,二战结束,苏联和英美僵持 1...

  • 午夜将至

    人生而自由,无往而不在牢笼之中。——卢梭。 人生而对自己有决定权,但是你是所有决定无往而不在网络之中。 当你决定要...

  • 将至午夜

    玉盘皎皎我昏昏,秋风习习我闷闷。 若把心愁与君看,古今天地小乾坤。

  • 《午夜将至》随笔

    博弈论中的“胆小鬼游戏”困境的实质是,在一场非理性博弈中,表现得更为“非理性”的一方,反而会在博弈中获得某种优势,...

  • 【每日读书】午夜将至

    推荐语 这是一本讲述真实历史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的传记类小说。可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生生把这样的枯燥无味的内...

  • 影子

    行者 孤独 午夜将至 下班路上 影子在路灯下 离开你 越拉越长 靠近你 瞬间淹没

  • 谈事业、家庭、婚姻以及缘分、命运

    斯时,午夜,睡于客厅,窗外雷电交加,大雨将至。 虽困,难入眠。心思泉涌,脑海翻腾。起身,启电脑而述心迹。 今...

  • 芝麻开花

    又是午夜梦回,车间机器刚停止了轰鸣,蛐蛐依然在鸣叫。秋分将至,寒气弥漫,依旧有夜来香飘散芬芳。天空阴沉,仍...

  • 他们是为我而死

    黄昏将至, 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 想不通这些身强体壮的士兵为什么会死。 我在午夜惊醒, 突然想起, 他们是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午夜将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af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