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我用两天时间重温了这部经典之作。书中的边城景色很美,人也很好,却偏偏造就出令人惋惜的悲剧。
整个故事中,傩送与翠翠虽是一见钟情、互生好感,却因为沟通不畅产生了不少误会。在少得可怜的几次沟通中,又是傩送主动得多,翠翠太过被动。
翠翠与傩送初次邂逅时,翠翠听闻傩送的声音,误会了傩送说的话,通过傩送的行事,最后得出傩送"是个很好的人"。
第二次见面,傩送借送酒葫芦的机会,邀请翠翠和爷爷到自家的吊角楼上看赛龙舟。翠翠看清了镇定指挥龙舟赛的傩送,两人相视而笑,通了心意。
第三次,傩送为翠翠唱情歌,翠翠被梦中的歌声浮起,摘了一大把虎耳草。但是傩送并不了解一晚情歌的效果,认为自己当了一整晚的傻子,翠翠的感情线单向向前。
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傩送的翠翠有意回避,情到深处,多了几分害羞,但傩送却认为自己得不到翠翠的理会,不明翠翠的真实心思。
如果说,无回应之境,便是绝境。那么,沟通的欠缺,就是将关系推向绝境的助推器。恋爱中的双方必须要积极互动起来,才不会让彼此的关系走向绝境。
傩送自幼便在河上弄船上行、下行,丰富阅历的同时,对茶峒以外大都市的男女情爱之事自然有所了解。因此,傩送主宰自己的感情,主动接近喜欢的翠翠,理所当然。
但是翠翠与爷爷相依为命,常年守在渡口一隅,在感情方面是闭塞的。因此,翠翠在表达感情时特别谨慎、隐忍,甚至有些压抑。
与傩送的诚意相比,翠翠的单纯令人心痛。翠翠一系列的懵懂行为将傩送的热情一点点浇灭。两人感情不同频,打乱了爱情稳步向前的契机。
两人缺少明朗化的沟通,则直接导致了爱情的夭折。这出因沟通不畅造成的悲剧是谁造就的?不是热情主动的傩送,而是稚嫩青涩的翠翠。
按照传统的文化,女孩总是被要求矜持点,不可主动向男孩示爱。但这种矜持要适可而止,过于被动的话,会让男孩苦苦等不到回应而放弃。
现在为什么男孩不主动追女孩了?就是女孩太过被动,让男孩追得心累,看不到希望才半途而废。这怪不得男孩,没有进度条的指引,谁能在茫然中坚持到底?
就像心理学所说,两人持久幸福恋爱的本质遵循他提出的"心理可见性原则"。即,你我互相看见,心意互通,爱情方得圆满。
不好好沟通,谈何心意相通?关系只会越来越疏离。
一直观望的爱鲜有修成正果,翠翠与傩送的辛酸结局就是例证。两个人互相猜测,就是不懂好好沟通。爱情这事,你在哪里偷懒,必然会在哪里栽跟头。
你与对方的沟通越少,累积的误会与矛盾就越多,爱情之路就越坎坷。
当然,我们不能苛责翠翠,她毕竟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对感情懵懵懂懂,虽然向往着婚姻的幸福,却缺乏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技巧。
最后,我还是希望傩送早点回到翠翠身边,毕竟是两个深爱的人,谁都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注:本文的大部分文字来自今日头条的慕小七空间,经本人适当增减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