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俺仨同学

俺仨同学

作者: 乡土中原 | 来源:发表于2022-12-05 00:00 被阅读0次
01

2015年回到县城定居后,通过不同的渠道重逢了两位当年的同学,隔三差五的小聚一场,甚是得劲。

碰见郭同学是在一家早餐店,简单聊了两分钟,互相留了电话号码。郭同学上学时经常不吭不哈,面带微笑,不拉帮结派,属于永远的中立国。后来考上一所医学院,毕业后在县级医院工作。由于敬业爱岗,医术精湛,郭同学赢得领导、同事和患者的认可,然而他从不自满,经常外出学习交流,努力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重逢张同学是在一个酒桌上,抬头一看,可不是一般的面熟。当年毕业后各奔前程,虽说两家相距并不远,可真的是多年未曾谋面。相对来说张同学经历丰富些,早年洛阳警校上过学,回来在镇派出所当过临时工,再后来去了省会成了自由职业者。在省会期间结识一位开封府的美女,最终将她带回家乡结为秦晋之好。现在的张同学在县城开公交车,半日制,也怪美。平时吃斋念佛,清心寡欲,无欲无求。

中国人交流感情最好的方式是吃饭,所以我们三个当年的同班同学也不例外。一般俺仨人四个菜一瓶白酒若干啤酒,我和郭同学白的、啤的都能喝点,张同学只喝啤酒,所以都得要点。吃着喝着聊着,当年上学时的囧事,后来外出的不易,现在生活的艰辛,都成了我们永远聊不完的话题。

尤其是说到当年上学时学校食堂一寸长、稠呼呼的白面条,这会儿吃着桌子上的美食,想想现在我们多幸福呀,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吧!

我们仨好赖都各有一份工作,张同学半日制相对比较悠闲,我和郭同学工作节奏比较快,想凑到一起也不是多容易的。尤其作为科室主力军的郭同学,时间更是不好确定,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必须坚守岗位,还得随叫随到。所以,我们的约定都是以郭同学的时间为准的。

02

今年年初,大约是阳历三月一天的下午,郭同学突然打电话说,叫上张同学,咱仨开着车去大寺转转。地处两县交界、桐柏山余脉环抱的大寺香火旺盛,附近郁郁葱葱,还有潺潺流水,所以也成了小城人们休闲娱乐的选择之一。

说实话那天的天气不算好,没有春光明媚,没有微风拂面,但是同学相约,盛情难却。出城三十分钟,就看见了大寺,车停到大寺门口,本想去普严禅院看看,可是因为疫情原因,暂不开门。于是俺仨开始登山,目的地是当年驻军的209山顶。然而四十出头的俺仨往上走不到三十分钟都已经是气喘吁吁,早已不是上学时的青春年少,无奈在仨人相视一笑中,都不嫌尴尬的扭头下山。这真是小偷逮个賊——谁也不说谁!

仨人一商量,到望花亭水库看看。由于望花亭水库正在整体开发建设中,转了好大一会儿才找个能到水边的小路。天越来越晚,越来越阴,从盆地垭口进来的东北风越刮越大,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水面上一阵阵的白浪哗哗作响打向岸边的护坡。郭同学面对浩瀚的水面,大声地吼叫着,在手术室呆了多半天,这会儿也该释放一下了!

张同学望着山上的风力发电大风车在发表着评论,突然他大声说:你看你看,为啥有一个风车不转?郭同学一本正经地说:估计是没有通电,它咋转?郭同学说的貌似有道理,大家不再争辩。

爬了山,看过水,下一个议题就是吃饭。精明的方城人把“方城烩面”打造得十分响亮,正宗的方城烩面只有在方城才能吃到,于是我们仨在方城县城找到了一家据说是不错的烩面馆。路过方城很多次,但真正在方城县城里边转这可是第一次。千年楚方城断断续续横亘在盆地北缘,方城县古称裕州,因其地处北出盆地的交通要道,所以历来经济异常繁荣。

对美食颇有研究的郭同学很是疑惑:为啥方城烩面只有在方城才好吃?其实这也是大家的疑惑!大概这就是货出地头吧。烩面馆的厨房是透明的,俺仨有点木腔地站在橱窗前看着里边大师傅们熟练的各种操作,真是想看出点诀窍来。端上来的方城烩面确实不错,性价比真可以,好吃、量大、不贵,真是实惠。

天色已晚,吃罢烩面返程回家。车载导航版本太低,找不到路,作为当天专职司机的我看到路边站着一位悠闲的老者,急忙问之:老师儿,你问我个路,去方城该咋走?这位老者一脸茫然,笑着说:学生呀,我也不用问你个路,关键这就是方城。在大家的笑声中这位老者指出了我们回家出城最好走的路。

03

我有一只锅圈和一口铁锅,隔上十天半月就会叫上两位同学光临寒舍,品尝铁锅炖鸡。

每次来郭同学都会亲自下厨,眼疾手快地拼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张同学负责在院里支锅、烧锅、炖鸡。尽管张同学不杀生不吃肉,可还是能聚精会神地把锅里的鸡肉炖的咸香稀烂。一只柴鸡,两瓶好酒,三位同学,四个小菜,五魁首、六六六,笑声满堂,其乐融融。李太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看说的一点都没错!

其实我好把这种亲密无间的同学称为伙计,伙计可能是旧时东家对雇工的称呼,现在伙计的称谓已经超出了那个特定的范畴。几个无话不谈的人坐到一起,互称伙计,叫着随便,听着得劲,气氛和谐——人生几何,何必那样拿捏!

小城确实不大,像我这在外十几年的人回来后已经碰见多位同学。上述两位同学已经恢复到学生时代那种纯真的、淡如白开水的伙计关系,人生之大幸也!

04

初秋的一天下午,我们仨去了玉皇顶看落日。这次能开着车上山,不用担心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大约200来米高的玉皇顶孤独地屹立在平原向丘陵过渡处的方城县城东部,山顶敬奉玉皇大帝,故名玉皇顶。

到了山顶,已经是太阳西沉,落日的余晖洒满了整个盆地,放眼望去,村庄错落有致,道路纵横交织,墨绿色的广阔无垠的田野上升腾起了一层金黄色的薄雾,依稀听见的一声牛叫打破了傍晚的沉寂,东北风吹走了一个夏天的酷热,硕果累累的秋天已经快到了!

俺仨沉浸在落日的盛景之中,集体沉默了大约有十分钟,张同学突然从车上拿出几瓶荞麦啤,说:谁喝?留一个人开车!郭同学晚上有事,这啤酒只有我和张同学解决了!喝吧,这美丽的落日盛景,这和谐的伙计氛围,这登高望远的极度兴奋,我们也体验一下把酒临风、宠辱皆忘!

古人说: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幸运的是我有两个同窗知己,而且俺仨还可以时常小聚。同品一壶酒,彼此心相印。此生足矣!

相关文章

  • 俺仨同学

    01 2015年回到县城定居后,通过不同的渠道重逢了两位当年的同学,隔三差五的小聚一场,甚是得劲。 碰见郭同学是在...

  • 俺弟儿仨团结

    都说仇人转弟兄,但存定存榜风魁弟兄三个却出奇地商和。 星期天我在窑凹锄地,傍晚收工回家的路上,我在盆滴水二层石房前...

  • 俺弟儿仨团结

    都说仇人转弟兄,但存定存榜风魁弟兄三个却出奇地商和。 星期天我在窑凹锄地,傍晚收工回家的路上,我在盆滴水二层石房前...

  • 俺弟儿仨团结

    都说仇人转弟兄,但存定存榜风魁弟兄三个却出奇地商活。 星期天我在窑凹锄地,傍晚收工回家的路上,我在盆滴水二层石房前...

  • 敬简讨

    一狠百杆倒,二恨仨没有,哪仨?一口二回首,三眼四添痿,“俺不是痿!” 俺是伟!伟大的伟! 不是痿! 再沏千层沫沫,...

  • 2022.12.18.老邻居三嫂家聪明,懂事的狗狗

    2022年12月18日 星期天 天气晴 今天俺娘仨去妈妈那了,就是姐姐新租的房子。妈妈跟俺姊妹俩啦了啦老邻...

  • 二十年,特区同学仨

    二十年,特区同学仨(小小说) 大学同学仨,依据早年读书时的绰号,分别为"帅哥"、“眼镜”、“部长”...

  • 2022.10.16.去姐姐家送鱼

    2022年10月16日 星期天 天气晴 吃过早饭,俺娘仨去我姐姐家了。 从西边大院...

  • 学生时代的糗事

    记得20年前有次坐火车,俺没有带俺的学生证(但票是同学用其学生证买的学生票俺和同学都不是一个城市的),检票员非要让...

  • 【生活随笔】俺的同学群

    从来没有一个群可以这样火爆,从此没有一个群可以这样热闹,从来没有一个群可以让人如此念念不忘。 这,就是我们的念旧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俺仨同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gv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