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附释
12.1.1名人的正能量与负能量
曾经听到一位文化名人说,一个人没有必要把所有真话说出来,但可以保证说出来的都是真话。当时听来好有道理,现在想想,他这句话就是假话。一个人一辈子不说假话,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呼吁,读名人自传,千万不要太当真,即使像卢梭那种似乎极端真诚之人,他的《忏悔录》也不是真正的忏悔,他把自己的孩子扔给孤儿院还心安理得,实在令人费解。不少人在人生低潮的时候,喜欢读名人传记,就是因为里面有太多的心灵鸡汤,可以帮助人们熬过困难的日子,这些鸡汤或者是名人自己熬制,希望给后人留下伟岸的形象,或者是为名人作传的作者的附会,总觉得如果名人没点正能量,不可能成为名人。
可惜,不经意间,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名人的负能量,比如某位文化名人参加电视节目,被主持人的问题激怒,竟然说主持人的领导是弱智。这句话是心里话,不能算真话,这样的话,伤害了主持人,又没有描述客观事实,完全是主观情感的发泄。为什么名人要发泄呢?因为他觉得主持人的问题很愚蠢,冒犯了他,显然他对市场经济有所误解,他很享受市场经济给他带来的财富和光环,却又无法面对伴随市场经济而来的说话、批评的自由。那些明星如果都像这位名人那样敏感,老早精神崩溃了,因为不管是参加节目还是网络上,可能会遇见恶意满满的少数人。
12.1.2越有名越说实话
刚刚说的这位名人好像很喜欢使用“弱智”这个词,他不仅说人家领导弱智,也批评中国的教育把学生教弱智了,这样的批评很中肯,是大实话,这样的实话不是每个公众人物都敢说,也不是每个公众人物说了都有效果。人越出名,越可以说实话,说出的话也越有效果。
这样,可以回到前面那个观点,我们保证说出的话都是实话,如何尽可能保证?办法之一就是让自己有名。如果不能在社会上出名,至少是小范围出名。比如公司开会讨论问题,心胸狭隘的老板提了个拙劣的解决方案,基本没人敢指出老板的错误,只有老板倚靠的中流砥柱式的人物能够提出不同意见,老板一般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再比如,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官扰民现象,一般老百姓出于自保不愿说什么,只有鲁迅式的人物敢于说些大实话。还有,在这样的现代社会,少数家长被人蛊惑,要把孩子送到常常虐待学生的私塾去读四书五经,别人都劝不动,弄不好还劝出仇恨,只有有些名望的亲朋好友能够成功说服糊涂的家长。
如此看来,实话和金钱一样,他们在人类的分配是不平等的,越能干的名人越可以说实话。这似乎不太符合人们的直觉。一来,耿直的成年人即使是生活的失败者,基本都说实话;二来,天真的孩子,谈不上有什么能力,不会说谎。
12.1.3单纯耿直之人的实话
普通的耿直之人说实话,只是为说实话而说实话,有时候伤害自己,有时候伤害别人,有时候两者都伤害,这样的实话,意义不大。比如,会议上直接指出领导的错误,领导感觉受冒犯,自己前途受影响。即使领导宽宏大量不计较,但并不会重视耿直之人的意见,很多时候人的分量决定意见的分量。恪守永远说实话的原则,以不变应万变,是懒人的做法,聪明人的做法是尽可能确保所说的实话都有积极的效果。如果明智地预料到将说的实话没有什么积极效果,宁可闭嘴。有人会反驳,如果遇到官扰民现象,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人微言轻不愿意发表意见,最终的结果就是对恶的纵容,本身就是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
好吧,我们可以看看美国,金融大佬搞出了次贷危机,照样拿着巨额薪水,老百姓不满意,指责政府不作为,可是普通老百姓再怎么批评,也只是发发牢骚,没啥影响,只有那些善于把事情搞大的名人,比如群众运动的组织者、知名媒体人等等,才能让批评发挥或多或少的影响。在权威体制下,能把事情搞大的几率不大,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这更需要名人利用自己的声望、资源、敏锐度来打擦边球,如何打好擦边球,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领悟的。所以,随便给权威体制下的人贴上“平庸之恶”的标签,是没有理解平庸的无奈,反抗是一门艺术,不是谁都可以掌握,单纯耿直之人去反抗,只会沦为炮灰。
12.1.4孩子不说谎
至于孩子说实话,不是多么道德的事情,孩子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实话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好处,也不知道说实话是一种道德,他们只是本能地说实话,说了实话,吃的喝的用的玩的,都有了。他们还不能体会到每个人都有一些独特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有些实话不能说,有些假话必须说。成年人的独特需要,比如爱慕虚荣,如果竟然被小孩子发现了,会特没有面子,这说明已经虚荣到极点了。正因为孩子对人情世故的隔膜,他们的实话并没有多少社会意义,没有多少价值。很多人感叹说,孩子就是哲学家,不经意间说出的话,特别有哲理,比如爸爸工作很累很烦,每天回家愁眉苦脸,孩子会说:“爸爸,你为什么不能笑一笑呢?”爸爸立刻从中悟到笑对人生的哲理,也许便豁然开朗。
其实孩子们追求的就是简单、快乐,没有什么哲理,只是本能的表现,那些经历了复杂、不快乐的成年人才能体会到简单的可贵,所以哲学家是成年人,不是孩子。就像哪位名人在失意之时,看到蜘蛛织网时,网不断被风吹断,依然锲而不舍,名人深受感动,于是振奋精神、再创伟业。这时候,我们不能说蜘蛛懂什么哲理。当然,即使成年人知道了简单快乐的重要,也不可能像孩子一样生活,而是在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会更加勇于面对风风雨雨,懂得取舍。工作很痛苦,可以换一个不太痛苦的工作,那些鼓吹应该不断走出舒适区的人,不是打了鸡血就是意志坚强到常人无法想象,如果一份工作不能给人带来些许舒适的话,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坚持干下去。许知远,名义上是个创业者,创办了单向空间,实质干的还是文人的事情,如果没有真正的生意人帮他维持生意,单向空间早已没了。许知远没有走出舒适区,而是在舒适区里呆得有滋有味。
12.1.5说实话的能力与责任
总之,孩子和单纯耿直的普通成年人所说的实话,很多时候价值都不大,要想让自己的实话有价值,方法之一是让自己变得有能力有名气。有人批评这是精英思想,我们可以看看现实生活。在家里,老公的能力没有得到老婆的认可,不管是什么能力,这时候,老婆做的菜不好吃,老公不要抱怨,老婆穿的衣服不漂亮,老公不要点评,免得起家庭纷争。在公交车上,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老人扇了年轻人耳光,如果你正好是市长在公交上体察民情,你上前指出老人的错误,老人也许会听,如果你是普通人上前批评,老人也许会与你对骂。所以在街上遇见不讲理的人,我们一般都退避三舍,因为在压抑的社会中,充满暴戾之气的人越来越多,不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冲动的事情。有能力有名的人就不一样,他们批评别人的不对,别人也许心服口服,即使别人开口顶撞、发生冲突,他们更善于处理这样的冲突事件,即使没有处理好,自己受到了伤害,他们一般也有资本承受这样的伤害。
正因为他们有资本承受伤害,所以更应该说那些必须说出的、却伤害他人的大实话,有能力说实话,就更有责任说实话。如果名人都像阿里巴巴马云一样,尽给人灌些心灵鸡汤,只强调商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描绘一些令人神往的蓝图,那么,这个社会便只是富人和权力的天下。
12.2晦涩版原文
因此德国哲学家将不把“说真话是一种义务,但只是针对对真话有一种法权的人”这个命题接受为自己的原理:首先是由于该命题不清晰的程式,因为真话并不是财富,能够肯定一个人对之有法权,却否认其他人对之有法权;但尤其是由于真诚的义务并不在人们对之有这种该义务,或者人们对之也能够宣布放弃义务的人格之间作出区分,而是由于它是在所有的关系中都有效的无条件的义务。
12.3通俗版翻译
贡斯当是说,同一句真话,甲可以说,因为说出来不伤人,乙不可以说,因为说出来伤人。康德却不考虑真话是不是伤人,在他眼里只有绝对的真话,既然是真话,谁都可以说、必须说,不存在你可以说、他不可以说,真话面前人人平等,财富面前才会有不平等。这里康德继续强调说真话是无条件的义务,永远不可放弃。
注:
1.本文是康德短文《论出自人类之爱而说谎的所谓法权》解读之十
2.封面图片为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海报,来自于豆瓣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