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决定自己做什么,才能发挥身教作用。
要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孩子做什么,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其他养育人做什么,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老师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
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孩子做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就是他自己认为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的在准绳。现在的家长每天疲于奔波,很容易焦虑,情绪很不稳定,当自家孩子出现什么状况,就会很抓狂。为了避免出现更多无法控制的状况,家长会要求孩子按自己的要求来成长。
昨天有个朋友求助,高一女孩,英语考试不及格,孩子一开始要买练习册,后来又不想买了,妈妈就很着急,觉得孩子怎么就不想办法把成绩搞上去。在这里提高成绩是妈妈的需求,所以她就要求孩子要赶紧做练习,刷题,把成绩赶紧提上去。
学习是谁的事情?很显然是孩子的事情,那么是否要提高成绩,也是孩子的需求。我们能决定的是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决定孩子做什么。我们可以给 孩子建议,可以告诉孩子我们的需求,跟孩子商量接下来的解决办法。但是孩子可以听取,也可以不听,这是他的事情。
我们的建议给到对方,会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听了,一个是不听。所以,我们要做好有两种结果的准备,孩子听了可能皆大欢喜,如果孩子不听,我们的情绪需要我们自己处理,去倾听共情自己的各种情绪。而不是去训斥和苛责孩子。
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其他养育人做什么。
成为夫妻的人大多具备相似的价值观,但是,相似中也有很多不同。当其他养育人与自己的育儿理念不同时,我们要运用划界限,我可以有我的感受,我的想法,但是不能越界去干涉他们之间的相处。爸妈需要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别人做什么。特别是妈妈,只决定自己做什么就够了,要记住:我若安好,便是晴天。
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老师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
为人父母,需要担当,当老师那里听到一些信息,听到就好了,适当去留意,然后做好父母该做的事。父母最应该做的,任何别人也替代不了的事情是:续满孩子的爱之杯。
当接到老师的投诉的时候,我们要积极的陪伴和支持老师,让老师的情绪得以发泄。但是并不是把老师所说全部照搬给孩子。我们要始终记住我们心中的准绳,我决定我该做什么,助力孩子的成长,续满孩子的爱之杯。
我要让我的孩子成熟、自由、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我要续满孩子的爱之杯,我要好好的陪伴和支持我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