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师

作者: 三木三石 | 来源:发表于2024-04-08 23:38 被阅读0次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网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公元前479年的4月11日,孔子逝去。
越千年,到了唐代,有韩愈者写文《师说》,发出“圣人无常师”一端,并以孔子为例,说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以证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因为师多,似乎不师多就不足以为圣。
师多即为无常师。
孔子自己没有这么说过。
但孔子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或许韩愈者也是凭此臆断出“圣人无常师”。
更有甚者,有学者再往前走了一步,认为孔子说人这句话是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圣人之冠是孔子逝后后世赋予的,孔子在世时只是百家之一家,百花之一花,孔子本人没有听到过圣人之誉。
即便是被孔子仰望的老子,孔子也是称之为狄龙,也没有对老子誉为圣人。
孔子心中的圣人都是上古之人。
但孔子自认为是学而知之,那就贤人,但就其一生也是从困而学之的士化士为贤的。
但不管怎样孔子都是把自己定位在君子人的群里,非小人与民,也就是孔子所称的民斯。

如此,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孔子释孔语当何解?
孔子以后,解孔语者万千,孔子同意吗?
子不语,但未必同意。

一者,三人行中的人,在孔子那里一定是自己定义的人,若不是,就是错解了,孔子是不会与其走在一起的。
二者,三人为何能走在一起?当然要有相同的爱好、兴趣、志向,道不同不相为走,不然就是多了一个路人甲。
三者,三人之三是虚数,但未必为多人。孔子好古,古人古语多在书中,孔子捧着《春秋》,翻开《易经》就有师了。
只到此,孔子把三人行中的必师门槛已经垒的很高了,一般人,即便是孔子眼中之人,跨过门槛也难。

还有后者。
后世之人把孔子誉定制为万世师表,常人只能仰望。
孔子的老师标准是什么呢?
对于必师,孔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何也?
孔子的必师是集善恶于一身的人。
善者,就是必师身上的优点,长处;不善者,就是必师身上的毛病,缺点。
孔子必师身上的毛病、缺点一个不小心就是恶了。
孔子心目中的老师,即便符合了孔子定义的人,但也不是完人,只是孔子在其不善的同时看到了善的光芒,然后就师了。
后世之人都把孔子认师的标准或有意或无意视而不见了。
至于孔子说言从之或改之,姑妄一听。
孔子很明白,完人,自己也做不到,至于赞誉的万世师表,孔子定也认为受之有愧。

在孔子的三人行中,必师也是有底线的,正如早年在齐国因晏婴一语,为了活命不得不仓皇逃回鲁国,孔子应不师晏婴;也如中年,因为少正卯的办学之争,也痛下杀手诛之,尽管绝大多数孔门弟子都喜欢少正卯的教学,孔子应不师少正卯;也如晚年,因为冉求的忤逆,孔子把其逐出孔门,但也受了季氏的礼遇,但孔子应不师季氏的。

善与不善,孔子自有孔子的定义。
善与不善,常人自有自己的标准。
孔子之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常人还是少拿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甚至满脸真诚地教导别人,槛太高,坑太深,受不起。

必师者,善与不善的集合。
必师者,从其善,至于其不善,欲改之,要有资格方可。

相关文章

  • 乡村教师马云-最遗憾的是只当了六年老师

    荀子:“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今天,马...

  • 围师必阙

    南北朝时,北魏金城人边固、天水人梁会,与秦州、益州杂民一万余户占据上邽东城造反,攻逼西城。 秦州、益州二州刺史封敕...

  • 工程师必懂磁性元件专业术语

    工程师必懂磁性元件专业术语:初始磁导率、有效磁导率、品质因数、矫顽力、电感因数 U创论坛下载-工程师必懂磁性元件专...

  • 摘抄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三人行必有我师[憨笑][憨笑]

  • 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

    【原文】 三曰: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

  • 亦师.亦友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良师益友,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明)唐...

  • 真师

    世人只知寻真师难, 却少有人知真师觅高徒更难! 大可放心: 你若是高徒, 必不错过真师!

  • 诽谤与华表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

  • 06 围师必阙

    《孙子兵法·军争篇》有云:“围师必阙”。就是说,在包围敌人的时候,故意留一个缺口,供敌人留一线逃跑的机会,以防止敌...

  • 你说你尊重教师,而言行却处处逼迫教师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学堂欲出德才兼备之学生,父母欲求孝亲兴家之子弟,当留心于此道。学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必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pt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