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总是束手无策,对于孩子们的叛逆与不听话总是怨言满天飞,责怪孩子沉溺网络游戏、责怪孩子逃学、责怪孩子不学习、责怪孩子跟朋友学坏,责怪孩子……很多时候,父母常常因为孩子的不良状况而相互指责对方,“都怪你这个爸爸/妈妈没有好好管教孩子,儿子/女儿才会变成现在这样。”
这种状况,在中国的家庭里,实在太常见。因为孩子,父母之间又是硝烟四起。
在中国式家庭里,父母往往把所有焦点都放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妈妈,有了孩子之后就完全丢掉了丈夫,眼中、心里只有孩子。
可是,父母们都忘记了一个事实,是先有夫妻关系,才会有孩子,才出现亲子关系的呀。
那么,爸爸妈妈们,你们仔细想想,你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呢?你们做到了相互之间最基本的尊重了吗?
在玛丽安老师的工作坊中,有一个17周岁的男孩举手走上台,说自己现在已经高中辍学,他想去上学,但做不到,因为学习有困难,他现在无法走进学校。这不仅让男孩自己很沮丧,父母也是焦虑万分、不知所措。
玛丽安老师认真听完男孩的讲述,对他说:“我们可以来看看,你和学校的关系是怎样?”
透过男孩与学校两位代表的呈现,我们看到:男孩与学校相距甚远,男孩望着学校,想要靠近。但是心跳得很快,双脚无法移动。当爸爸上场时,男孩心堵得慌,往后退了几步。
“男孩失去了与爸爸的连结。”玛丽安老师说道,“那么,孩子如何与爸爸产生连结呢?透过妈妈!没有哪个孩子与爸爸的连结可以越过妈妈而产生的。”
玛丽安老师请上妈妈的代表,让她对爸爸说:“请求你尊重我,我是孩子的母亲。我尊重你,你是孩子的父亲。我很感谢你,感谢你给了我儿子。”
这些尊重与感谢只是流于表面,这位妈妈的内心并没有真正地尊重丈夫、感谢丈夫。当然,这位爸爸也没有真心尊重自己的妻子。这些都可以从代表们的真实感受中呈现出来。看着爸爸妈妈之间的疏离,男孩的代表站不稳了,蹲了下去,低着头抹眼泪。而坐在一旁看着这一切的17岁男孩,扭过头拿起自己的手机玩起来。
玛丽安老师请上这位妈妈的父亲代表,引导妈妈对父亲说:“爸爸,我的爸爸,如果没有你,也就没有我的生命。你是我的父亲!”当妈妈发自内心地说出这些话时,她的父亲感觉到了女儿对自己的尊重。
正是这份尊重,整个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孩子开心地站了起来,靠近爸爸:“爸爸,带我去学校吧!
如果我们都无法尊重自己的父母,我们又怎么可能去尊重我们的伴侣?如果夫妻之间没有了尊重,孩子又怎么可能感受到爱?他又怎么可能集中注意力好好学习?甚至,很多时候,当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父母也就忘记去爱孩子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样需要父母的尊重与信任。
“父亲应该带领孩子去往学校。爸爸们应该拿出时间来,一次或者两次带着孩子去学校。父亲就是学校。即使父亲已经去世了,我们也可以在心里,让父亲带孩子去学校。学校是一个公共场所。父亲们应该陪伴儿子或女儿去到公共场所。”玛丽安老师话音刚落,热烈的掌声响起。
尊重与爱,会带领孩子走向学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