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之前在日记本上是记载过小弟的,可惜怎么也找不到了。也好,从头再来……
对小弟最早的记忆,是我们的第一张全家福,那时的他简直可爱的让人移不开视线。照片作为导火线,就想起了由他引燃的那些日子。
在那个我3-6岁生活的大杂院,如今,那些场景还历历在目、栩栩如生。记忆最深的,莫过于每天清晨,院中祖籍四川的刘阿姨,都会定时操着一口川音喊道:“岁娃子,喝稀饭了。”那时候,小弟一日三餐几乎都是在刘阿姨单位吃的,刘阿姨没有儿子,对小弟煞是疼爱。
随后的记忆,便是读小学时了。我比小弟大四岁,那时的小弟应该刚上学吧。
当时,脾气很暴躁,又唯我独尊,偏偏学习好,是爸妈的骄傲,当然就更加的傲气和霸道了,一家人都是轻易不怎么惹我的。那时,也不知道何为定力,做作业时,听不得一点吵闹。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我们姐弟三人住在一起。有一次,一道数学题我解了半个多小时也解不出来,正烦着呢,大弟和小弟偏偏打闹着冲了进来。瞬间脾气失控,大发雷霆,吼道:“滚出去!”
大弟不服的顶嘴道:“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家,我们凭什么滚?”
其实觉得大弟是对的,可那时傲气的自己如何会道歉,再次提高分贝喊道:“滚!”
最终,是小弟说:“哥,我们走吧,我们是男孩,要让女孩的。”
紧接着,该是读初中了,那时的大弟也快要小学毕业了吧。
那段时间,我和大弟迷上了鬼故事。那个年代,我们小镇是没有书店的。我和大弟多是缠着村中的爷爷奶奶讲的,然后就自己再改编,在被窝中讲给小弟听,非得把小弟吓得哇哇大哭我们才满意的含笑而眠。却是从来也不曾站在小弟的角度思考的。直到,有一天我被哭声吓醒,打开灯后,发现身旁的小弟满头虚汗,还不停的打颤,随后他的一句“大个子爷来了。”更是把我吓得打颤,大弟也被吓醒了。那时候,爷爷刚去世不久,大弟最爱吓人的鬼话就是“大个子爷来了”。从此,我们的鬼故事夜话算是结束了。
不想,大弟又开始编瞎话,说小弟是在大姨家的枣树下被妈妈捡的。那描述,真是入目三分,我虽嗤之以鼻,但也不得不佩服大弟的想象力和口才。偏偏小弟还要问“那我的妈妈是谁?”大弟就编的更神了。真没想到小弟竟然就真相信了。有一次,他调皮被母亲打了,他突然就大喊道:“你就是不爱我,我果然不是你亲生得。”后来,三堂会审,大弟当然也没少被痛批。
有一年,临近春节,妈妈和奶奶整天整天的在厨房,爸爸被三叔找了去。我们姐弟三作业做的实在无聊,我提议来捉迷藏,我和小弟藏,大弟来找我们。我们藏了好多地方,可总是能被大弟找到,不甘失败的我很是懊恼。终于,发现了一个好地方,我让小弟藏进了储存小麦的粮仓,然后我用麦子把他完全掩埋。结果,当然是我们胜了,我很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骄傲。想不到的是,这骄傲却是暴风雨的前兆。
下午时,爸爸突然大发雷霆,问我们到底在贮粮间干了什么。从没见过老爸发那么大的脾气,我们全家迅速赶到,只见,粮仓周围的地面上到处都是粮食,挨过饿的奶奶更是心疼的一边捡一边吼道:“小祖宗呀,你们哪不好玩,天煞的偏要来糟蹋这粮食呀!”爸爸怒视着我们,我们姐弟三更是大气都不敢喘一身。我正唯唯诺诺的想说是我让小弟钻到粮仓去了,意外的是,小弟突然大声说:“是我们捉迷藏时,我藏在那了里。”
爸爸不相信,再次问道:“谁出的馊主意?”
“我哥。哥,是男娃娃得就承认。”小弟回头等着大弟,大弟没有说话,点了点头。
最终,迎接小弟大弟的是爸爸的一顿皮鞭,却唯有罪魁祸首的我免于刑罚。
高中时期的我,考去了市里的高中,突然由鸡头变成了凤尾,巨大的心理落差以及不尽人意的成绩,使我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除了寒暑假,平时几乎不怎么回家,回到家,除了吃饭也几乎是不出自己房间的。那些年,我遗失了小弟的成长片段,也无暇顾及。然而,有一件事却是我毕生难忘、感动。
那是一个周六,我回家后,发现小弟一人在家,说是妈妈去外婆家了。我要带的馒头、苹果妈妈已经都收拾好了,我看着那两个大大的包,心想要如何携带呢。周末,我必须得搭乘最后一辆公共汽车返回学校了,我背着一个大包,手里又提了一个,像个蜗牛一样,在路上慢慢向车站移动。突然,听到有人喊:“姐,姐,等我一下。”我回头,看到跑的满头大汗,满脸通红的小弟。他迅速从我手中接过提包。
“你怎么来了?不是补课吗?”我不解的问道。
“我们这节是自习,我给老师撒谎说是肚子疼出来买药,我知道你一人拿不动的,你连我们家的大厨刀都提不动!”小弟早已超过我走在了前方。瞬时,情难自抑,泪如雨崩。上高中以后,很多年都不曾落泪了,觉得那太无用。
接下来,到了小弟的叛逆期。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却也让小弟成了我们小镇的传奇人物。叛逆期初始,人们这样说:“你要好好学习,千万不要向xxx一样。”叛逆期结束,人们又是这样说:“哪个孩子没有叛逆期,你要是能向xxx一样我就谢天谢地了。”
小弟考上大学的那个春节,我也刚好开始领薪水。过年时,发给了两个弟弟大大的一个红包,那种感觉真的很好,好过了领红包。全家人都特别的开心,因为我们姐弟三个终于都考上了大学。吃水饺时,却不知道因为一个什么问题起了争执,我和老妈意见一致,大弟和老爸意见一致,我们争执的红脖子涨脸的,最后两方突然都安静了下来。
你猜怎着?小弟嘴里嚼着饺子,筷子敲在碟沿上,嘴角挂着微笑,不温不火的说道:“多精彩呀,继续继续!”我们四个在这诡异的气氛下,集体哄堂大笑。
又一次,应该是暑假,我和小弟坐在餐桌上吃饭,老妈不停的向我们抱怨着老爸的不是。我由于工作地点距离老妈不远,也常回家,也就习惯了,也早就有了应对策略,无外乎就是在老妈骂完后,自己再骂骂老爸,说说老爸的坏话,消消老妈的火气。可巧,那天突然单位来了电话,我便出了餐厅。再折回时,老妈一人满脸怒气的坐在外间一言不发,小弟也在静悄悄的吃饭。我讨好的问老妈:“老佛爷,你小儿又惹你了?”
老妈瞪我一眼没好气的说,“你问他去。”转身便走了。
我走到小弟身边,不停打量他,发现他一切正常,脸上的表情和我出去时毫无出入。
“喂,小子,你怎样惹毛老佛爷的?”我推推他,问道。
他继续嚼着口中的食物,头都没抬的说:“也没什么呀,她不是抱怨老爸嘛,我就说‘气什么呀,法院的大门天天都开着呢,离去呀!’”
我当时,是真被笑的肚子疼。小弟骂我神经病,我对他竖着大拇指,一遍一遍的感叹:“高呀!”从此,我们家老佛爷是再也不到我们面前数落我老爸了。
结婚后,回娘家,老公在城中一堂哥家喝醉了。我们是要回小镇的,小弟去超市买礼物,我扶着老公回家收拾东西。结果,老公走都走不稳,东倒西歪的,偏偏屋漏还逢连阴雨,回家的车子又在反复催促。我气老公把握不住自己,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便也没忍住,不停的抱怨、唠叨。老公起初不停道歉,后来也生气顶嘴。从相识到结婚七年多了,从没被他这样大声吼过。一时气哭了,给小弟打电话让他先走,我们明天再回去。
小弟许是听出了我声音中的哽咽,没十分钟就到了。进门看到我们两的样子,黑着一张脸问老公:“你要怎样?喝醉就是你不对,你不知道自己今天的正事是什么吗?借着酒劲耍酒疯,骗骗从没醉过的我姐还行,我会不知道你脑子一清二楚嘛!我姐为了嫁给你受了多少委屈,你知道吗?你他妈要还是个男人就马上出门,若不是,马上离婚,我姐我养……”
我当时真被小弟的态度吓住了,感觉自己有点过了,不停的让小弟别说了。结果,这件事以后,老公却是对小弟赞不绝口,和小弟打的甚是火热。假期,小弟来我们家住了几天,总在打游戏,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我唠叨,他总是变着法的维护小弟。
……
这就是我最小的弟弟,他还在不断的为我的故事谱写着传奇,我也会不停不停的继续涂鸦着由我们五彩缤纷的成长脚印绘成的壮丽画卷。
收起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