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童年离你越来越远?一去不返的时光还是一去不返的心境?所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即童心,不经这世间造作的心。今日,乘一叶叶童趣盎然的诗词,回到没有WiFi的年代,重拾童心!
追 黄 碟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出自《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其二》 [宋] 杨万里
学 垂 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出自《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骑竹马 弄青梅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出自《长干行·其一》 [唐] 李白
骑黄牛 肆意歌 捕鸣蝉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出自《所见》 [清] 袁枚
放 风 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出自《村居》 [清] 高鼎
捉 柳 花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出自《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宋] 杨万里
荫 下 憩
晴明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
一牛吃过柳阴西。
出自《桑茶坑道中》[宋] 杨万里
捉 蟋 蟀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出自《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晚 弄 笛 卧 月 明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出自《牧童》 [唐] 吕岩
《做人得有点“童心”》
作者/丰子恺
节选自其散文《教育的艺术》
原本我们初生入世的时候,最初并不提防到这世界是如此狭隘而使人窒息的。
我们虽然由儿童变成大人,然而我们这心灵是始终一贯的心灵,即依然是儿时的心灵。只不过经过许久的压抑,所有的怒放的、炽热的感情的萌芽,屡被磨折,不敢再发生罢了。
这种感情的根,依旧深深地伏在做大人后的我们的心灵中。这就是“人生的苦闷”根源。我们谁都怀着这苦闷,我们总想发泄这苦闷,以求一次人生的畅快。
在艺术的生活中,可以暂时放下一切压迫与负担,解除平日处世的苦心,而做真的自己的生活,认识自己的奔放的生命。我们可以瞥见“无限”的姿态,可以体验人生的崇高、不朽,而发现生的意义与价值了。
艺术教育就是教人用像作画、看画一样的态度来对世界;换言之,就是教人学做孩子,就是培养小孩子的这点“童心”,使他们长大以后永不泯灭。世间教育儿童的人,父母、老师,切不可把儿童大人化,宁可保留、培养他们的一点痴呆,直到成人以后。因为这痴呆就是童心。童心,在大人就是一种“趣味”。培养童心,就是涵养趣味。
对于世间事物,处处要教他用全新的纯洁的心来领受,或用这个全新的纯洁的心来批判选择而实行。
认识千古大谜的宇宙与人生的,便是这个心。得到人生的最高愉悦的,便是这个心,赤子之心。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所谓赤子之心,就是孩子的本来的心,不是经过这世间的造作后的心。
明言之,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纯洁无疵、天真烂漫的真心,使成人之后,“不为物诱”,能主动地观察世间,矫正世间,不致被动地盲从这世已成的习惯,而被世间结成的罗网所羁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