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这种东西,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对于单独的个人而言没有意义,所以讨论善恶应该在社会背景下,以现在的共识(以生为美),就应该站在有利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善恶。
佛家喜欢讲一善念生即是善。有些过分宽容,而且实际操作上也没法准确分辨他人是出于善念还是什么。用来衡量自己的善倒是可以,虽然对世界没产生直接影响,但一个人一直在善的意念下生活,总也有些潜移默化的作用,说不定哪天就作用于现实世界了。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州城隍》里写道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但对为善过分苛求,对为恶又过分宽容。
小说中的城隍能准确分辨一个人的本心,那么“有心为善”在神道上不赏可以接受;无心之失导致别人受损,也可以不罚。但受到直接影响的现实世界,对别人的善行(恶行)却不能不做反应。
比如说你遭遇饥荒躺在路边快饿死了,这时一个人递过来一个馒头一碗水。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对你都是救命之恩。
相反,假如你去一个饭馆吃饭,厨子不小心把亚硝酸钠当食盐使用,结果导致你患了癌症。不管他是不是无心,对你而言都是致命的伤害。
所以,这种所谓的论心不论迹是绝对的谬论。愚蠢,是最大的恶!
有一种说法,是善的大小看善心有多大。在一次慈善晚宴上,有个富人给灾区人民捐了100万,本以为会是最大的捐助者,结果主持人说一个捐了100元的小男孩才是今晚最大的捐助者。理由是,小男孩虽然只捐了100元,但这100元就是他的全部,小男孩的善心是100%的;富人虽然捐了100万,但100万只是他的1%,富人的善心只是1%,全场哗然。
问心是不错,但这逻辑实在不敢恭维。
小男孩捐了他所有的100元是很值得鼓励,可赚100元和赚100万的难度却是天壤之别,让小男孩自己赚100万再全部捐掉,他还愿意吗?
对灾区人民而言,100元可能只够救1个人,100万却可以救1万人,主持人认为前者的善行更大,无疑是置9999人的性命于不顾。
当然,如果这种说法只是一场秀,鼓励广大穷人们捐钱,那倒是很有效。比如下面的新闻:
2019年上半年,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1.7万余条,累计获得52.6亿人次的参与, 募集善款总额超过18亿元,95%的善款(平均)不超过1元。
落到实处,行善对我而言没有什么吸引力,我认为“举手之劳”就好,每个人都照顾好自己就是最大的善。损自己一毫而利天下,我不为也;那些鼓吹者舍己为人的家伙,只会顺手把别人舍弃;如果人人都想着要别人牺牲一下,帮点小忙,那么所有人都会在这种“牺牲一下”里失去很多。
至于对善恶的评判,我觉得善不抵恶,恶不掩善,每个人都是善恶的复合体。
对自己的判定应该是论心又论迹,对别人应该是论迹不论心。这里的论心与第二种说法里的论心恰恰相反,指的是要意识到自己在行善,如果你都没意识到自己在行善,当然不会加到对自己的看法里。冥冥之中和积阴德这种屁话,我等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一毛钱都不会信的。
大概判定标准如下——
自己对自己的判断:
善恶值是并行的两条。
自己意识到为善,善值增加;自己意识到为恶,恶值增加。具体每件事的数值由自己决定,要以对外部世界产生的影响程度进行区分,比如同样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在正常情况下记为1,如果影响到100人产生学你的行为,就可以记为10000。
善值与恶值的标准要相同。
如果自己遗忘了某件善事或恶事,相应分数自然而然取消。
对自己的判定几乎是完全问心的,所以要准确认识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对自己的准确判断是这样——A(A为当时的善值)的善,与B(B为当时的恶值)的恶。既不相抵,也不冲淡。
对他人善恶的判定:
善恶值是并行的两条。
做了善事,善值增加;做了恶事,恶值增加。具体的判定标准要与对自己的判定标准相同。
如果你不知道或者不确定他人是否做了好事或坏事,就等确定后再进行判定。
对他人善恶的判定是问迹不问心的,只看他的行为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对他人的准确判断是这样——A(A为当时的善值)的善,与B(B为当时的恶值)的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