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高频率的提到这个词——“感受”,什么是感受?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感官侦测到环境的能量变化,于个体内在所产生的生化反应,感受是生物的基本能力,辨别有无生命活动的重要凭据。
而感官是人的物理存在,眼、耳、鼻、舌、身等,也就是说,感受人人皆有,可是我怎么总是感觉不到我的感受呢?挚爱祖母去世没有悲伤,被领导训斥没有愤怒,搬新家没有狂喜......
我多久没有大笑过?没有痛哭过?我好像已经记不得了,难道我是机器人吗?还是我就是冷血?
想到上个周末深秋的午后,我坐在阳台上,刷着手机里面的玄幻小说,心却没有在三界的超时空里穿梭,总是忐忑着,内心有一个我,一直在指责我虚度光阴荒废人生,自责感最终使我放弃小说,而拿起了艰涩难懂的专业书,那一个指责者大约是我的超我吧。
在这个过程中,哪一个是真实的我?我的感受是什么?一方面很想放松,一方面又觉得不应该放松。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大多形成于俄狄浦斯期,通过认同父母的价值观而逐渐形成。回想起小时候,父母是这样子教育我的:
要好好学习;
要不停止的向前奔,不能停下,一旦停下,就会被别人超过,会落后;
不能贪玩,要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学习上;
别人家的孩子在做家务时也在思考学习;
学习好也不能骄傲,要一直保持名列前茅;
不能哭泣,哭不能解决问题,哭鼻子的是懦夫;
不能顶嘴,父母的批评是为了我好;
碗碟要轻拿轻放,不能打碎;
身为女子,要笑不露齿,端庄大方,温婉淑雅;
身为女子,要会女红,会做饭,会收拾房间;
.......
想起来,小时候接受到的大多是在应该、要、不能等等认知、逻辑思维、行为层面,而情绪情感的体验感受却太多的不被允许,不允许放松,不允许大笑,不允许痛哭等等,而这一些做法,在小时候确实讨到了父母的欢心,获取了生命。
久而久之,形成了自体表征,宛如身披盔甲,带着“应该”行走江湖,保护着内在的小我。长大后虽然没有父母在身边,但自己也不允许放松,不允许大笑,不允许痛哭。
重要的是不允许自己有感受,而又没有觉知的重复着小时候的模式。
知道了原因,就要学着打破重复的圈,带有觉知的允许自己放松,允许大哭,允许大笑,在那一个当下里待着,与自己的身体建立链接,听一听真实的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感受是什么?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新生”,打破即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