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机上的碎片阅读里分析咪蒙的文章又开始多起来。
喜欢在手机上阅读公众号的人大概应该没人不知道咪蒙,咪大人吧
她就是那个自媒体的神话,拥有800万的订阅量,多篇文章阅读量达到10万+
可是点开她的文章进去,你会发觉,她文章真的除了阅读容易,口吻畅快,并没有太多值得分析的价值,比如文学价值,比如写作技巧等等。
拿她早先较火的那些文章《致low逼》、《致贱人》还有《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都是俨然一副泼妇骂街的架势,很多人称之为下作,粗俗。
可是不论如何,文章的阅读量就是大,粉丝就是多,这就是商业价值的基础,核心。
这也是这么多人喜欢分析她的原因。
写作的人我相信大多数都是为了喜欢而写,甚至为了情怀,理想而写。
可是在实现自己情怀的同时又带来很好的商业价值,这一定是绝大多数人不会拒绝的事。
甚至慢慢的,商业价值成为很多写者的终极目的。
尤其在2016,自媒体元年之际,看见一批诸如咪蒙之流的受益者,已然马力十足地搭上了自媒体的云梯,很多自认满腹才华的写者开始坐不住了。
是啊,利益面前谁也别装,实打实的银子落进口袋的响声无异于最美的入眠曲。
可是,咪蒙到底是怎样迅速找到那条捷径,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大量粉丝收纳囊中的呢。
很多人都在分析,但似乎并没有太多人抓住关键。
读咪蒙的文章,你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她的行文特别像几个家庭妇女坐在一起家长里短,仿佛她写作就是为了和粉丝一起“长舌妇”“嚼舌根”。
我说这个并不是贬义。
这是一种非常亲密的聊天方式,大家可以肆无忌惮地抒发自己的不快,裸露自己的阴暗。
比如她的《致low逼》、《致贱人》说的都是她生活中怎样整治一些自以为是,自我,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的小事,可是读了就让很多人感觉解气,进而产生共鸣。
换句话说,她用很直白,甚至很泼妇的方式把很多人平时想说,不敢公开说的,不好意思公开骂的话都说出来,很多女人通过她得到了发泄。
她成了代言人,成了传声筒
但她不是被动的传话,而是指引着你怎么去分析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怎样把一些生活中恼人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这是多具备疗愈功能的一件事啊。
可以说主妇们通过读她的文章就能把生活中大部分的郁闷疏通出去。
这是一种极大的情绪价值,比任何闺蜜都好使。
女人们能不喜欢读她的文章吗,能不成她的粉丝吗?
她就是万千女人的闺蜜,心理医生。
这不是妄加猜测,有数据显示,咪蒙的粉丝80%以上是女性
我想说,咪蒙的走红有必然因素,更多的是时势造就。
她赶上了好的时候,赶上了女人们正开始关注自我的情绪价值和心理健康的时代,手机碎片化阅读就是最主要的途径。
然而,很多自认有才华的写者,只知道埋头研究文史哲,完全不懂市场需求,目标受众,用户特征。总是凹些深邃的造型,言必称哲理,引经据典,好像不引用一两个经典名言,甚至冷僻的原文都算不上真正的写文,下意识其实就是想让人看不懂。
而咪蒙不一样,她深怕你看不懂,特别亲民,据说她也正经文学专业毕业,引经据典也不会比人差,可是她选择说人话。
这就是很多号称有才华,有文学造诣的文章作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为什么咪蒙的那种肤浅无聊的文章能有那么多受众,那种文章有什么看的价值?有什么写的意义呢?
其实这世上雅和俗,从来都是俗更有市场。
不然怎么解释郭德纲,赵本山的火爆,影视剧也是,那种容易理解,简单直白的玛丽苏剧,甚至脑残剧更受欢迎,受众广大。
咪蒙就是这点聪明。
她深知普罗大众还是下里巴人占多数,阳春白雪虽好看,却曲高和寡,谁有那么多时间去深沉呢。
简单直接的东西最受大众欢迎。
写作有时候可以当成一项技艺来看,尤其快餐文化下的阅读和写作。
咪蒙写文和郭德纲讲相声,赵本山演小品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不过都是一种精神产品, 一种适合普罗大众的精神快餐。
很多人都诟病郭德纲的相声低俗,甚至有侮辱性,赵本山的小品同样, 可是依然受众庞大,郭德纲的德云社有多火不用我赘述,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也成为标杆性东北民艺。
咪蒙就是微信写作圈的郭德纲,赵本山。
只是文字这种东西,因为它历来的受众小,(毕竟过去识字的人少,普通百姓开始阅读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所以被蒙上了一层色彩。
好像写文必须深刻,必须有文学色彩似的。
其实文字和口语一样,最基本的功能是交流,然后才是文学鉴赏。
很多人对于咪蒙的批判,不单是文人相轻,很多理工科出身的写者也会诟病文章的逻辑性不强,数据不充分,结论太武断。
可在我看来,文科最大的特点便是一家之说,一方观点。需要独特,鲜明,只要能自圆其说便好。
很多人在写文章时都会瞻前顾后,边写边站在对立面不停拷问自己,质疑自己,以至于写出来的东西无法一气呵成,畅快淋漓。
而咪蒙却可以不管不顾,把自己要表达的东西,立场鲜明地,流畅地表达完整。即便观点有失偏颇,语言过激也在所不辞。
相比很多滴水不漏,无懈可击的文章,她的文章充满了仗义直言的率性,很符合当下年轻人追求的价值观,不装!不占据道德制高点,文风幽默,接地气。
试问,有几个写者敢写咪蒙那样的标题,有几个写者敢在自己的文中用大白话畅快淋漓地骂街?太多写者都下意识地在凹有文化,有思想的造型,行文死板,用词沉闷,深怕被人耻笑了去。
在多数人装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咪蒙反其道行之,最终抢占先机,强势地建立起人们的阅读口味。
很多人骂她俗,骂她蠢都无所谓, 人家就是年入几百万, 助理月薪都5万啊,那些老学究鼻子气歪了也没办法。
在商言商,真金白银就硬道理。
要么就秉承初心,两袖清风不闻窗外事,要么就以学习,包容的心态接受别人的成功,不要嘴里骂着,心里羡着,这样不好。
咪蒙要感激这个时代,我们也要感激这个时代,是它搭建起了更多平台,让人们可以更近距离地相互接触,了解,彼此陪伴。同时也有了更多机会展示自我的才华,风采。
每 个人都不可复制,有着各自的精彩和价值,比如过去那种只会穿衣打扮爱臭美的女孩总是被人诟病,毫无一用,可是现在她们可以借着淘宝的平台,展示自己对美的 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利用自己擅长“臭美”的天赋,发展起自己的化妆品,服装销售渠道,这何尝不是一种自立,独立?!
社会给普通人的出路越来越多了,只要相信自己,勤于奋斗终会发现自己的一片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