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偏远的乡村,因为是鲁迅先生的老家,所以虽然村里的人都没什么文化,但也知道祥林嫂是苦难的代表,我这里提到的“祥林嫂”,就是一个被冠以“祥林嫂”戏称的普通农村老妪。她的家,在我家的前面,一条小路从她家通到我家,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
我对她的印象,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干瘦的身材,穿着的粗布衬衫完全撑不起来,袖子和下摆荡来荡去的,露出一点干枯发皱的皮肤;微微驼起的背,总是背着一点什么,要么是一筐菜,要么是一捆柴;头发也是干枯地散在头上,像一个银白色的未完工的鸟窝。
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常年在外打工,我几乎没有见过;小儿子,从我记事起,大概就是20多岁的样子,是个智力障碍的孩子,没有办法独立生活,她就一直养着。她出去田里干活,就会把儿子锁在家里。浙江农村的房子,基本上都是2层或3层的小楼,有条件的,会把楼顶建起来,盖上瓦片,家里条件不好的,最上面那一层就是一个大平台,用来晒些谷子咸菜之类的。我小时候在家门口玩,经常可以看见她儿子站在楼顶平台向远处看,呆呆的,瘦瘦的,有时候他看到我的方向,我们会互相挥一挥手,更多时候,他就是呆呆地望着不知道哪里,也许是在找田里的妈妈吧。前几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了,大概是花光了家里的存款,也没有救回来吧,自那以后,她更沉默也更勤快了,干起活来的劲头好像要把自己活活累死,但又为了那个舍不下的儿子苦苦撑着。
我和她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一来,我是个内向的人,虽然生活在村子里,但我几乎不爱出门玩,也不和村里的人打交道,工作以来,更是很少回家了;二来,她好像也不爱和别人交流,可能是因为和生活斗争已经花光了她的力气,所以再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应付人际关系了吧。但也有一两件事,我还能记起的,前面提到过,从她家到我家有一条小路,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小时候有一次,我出去,回来的时候不知怎的被村里的大鹅盯上了,一直追着我,想要啃我,那大鹅,壮得可以和扬子鳄打一架了,吓得我边哭叫边跑,跑到她家门口的时候,我就看她拿着扫把恶狠狠地冲了出来,嘴里骂骂咧咧冲着大鹅抡扫把,那个场景就好像孙大圣打白骨精似的,给我都看呆了,大鹅被赶跑后,她就冲我笑了一下,又继续回去扫地了。真是个酷酷的阿姨。
如今,快20年了,她和她儿子依旧在那栋2层半的小楼里相依为命,偶尔瞥见她家里的装修,依然还是我小时候那个样子,我想大概这辈子,也不会再换了吧。我也不敢去想他们俩的结局,也许会像很多社会新闻中描写的那样……那也许真的是最好的结局了……
我经常想,像她这样的女子,是不是曾经也是一个快乐的花季少女,然后遵循命运的安排结婚、生子、为生计奔波着,变成了村民们口中的“祥林嫂”。我是不赞同祥林嫂是被自己的性格害死的这一个观点的,苦难本就会压死一个人,如果换作是我,怕是在智障孩子出世那一刻,我就活不下去了,但她没有。农村出来的人,都羞于说爱,但我知道,她能撑到现在的力量,就是我标题中想表达的旨意,是母爱,是女性力量,从她儿子身上,我看得出她努力生活的影子,而我,也短暂地感受过她的善意。现在的年轻女孩子,总是说女性力量崛起,要为自己而活,其实我觉得,不管是以前在父权压迫下努力求生的女性,还是现在受过教育,意识觉醒的女性,她们都是有着女性力量的女性,她们可以是向阳的花,也可以是孕育生命的土壤,也许她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但是她们没有退缩地直面生活,这就已经是最大的勇气了。加油吧,继续和生活战斗,战士们!
网友评论